无俗念 鸣鹤馀音卷之一

无俗念 鸣鹤馀音卷之一朗读

《无俗念 鸣鹤馀音卷之一》是元代郝大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学道,
遇明师、指破神仙真诀。
一句便知天外事,
万载千年疑绝。

见色明心,
闻声悟道,
此理难言说。
玄关斡运,
心生无限欢悦。

放开匝地清风,
迷云散尽,
露出青霄月。
万里乾坤明似水,
一色寒光皎洁。

玉户推开,
珠帘高卷,
坐对千岩雪。
人牛不见,
悟个不生不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感悟和领悟。诗人经过十年的学习,终于遇到了一位明师,这位明师揭示了神仙的真谛。只需一句话,就能了解超越尘世的事物,打破了千百年来的迷惑和疑虑。

诗人通过观察外在世界的色彩来明晰内心,通过聆听声音来领悟道理,但这些道理很难用言语表达。修行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转变,当心境开阔时,会感到无限的喜悦。

放开束缚,如同清风拂过大地,迷雾消散,露出明亮的青天和皎洁的月光。万里天空如水般明澈,一片冷艳的光芒闪耀。

诗人推开玉户,卷起珠帘,坐在千岩雪地中,与自然对话。人和牛都不再可见,领悟到不生不灭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修行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境界。诗人通过学习和遇见明师,得到了突破常人认知的启示,开启了对神仙之道的理解。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清风、云雾、青天、月光等,表达了人与自然融合的境界和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悟到了生死无常、永恒存在的境界,达到了超越个体存在的境地。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修行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存在本质的思考。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同时也展现了元代文人的修身养性之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郝大通

郝大通(公元1149--1212)名璘,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山东牟平)人。自幼通读《老子》、《庄子》、《列子》,犹喜《易经》,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禀性颖异,厌纷华而慕淡雅,渐隐以卜筮自晦。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一说大定八年,公元1168)皈依全真教,大定十五年于沃州行乞时突有所悟,于桥下苦修六年,人称“不语先生”。九转功成后,往北传教。...

郝大通朗读
()

猜你喜欢

江南好,春草满芳洲。山上孤亭才落日,门前高柳系归舟。

童子曳双牛。

()

懿惟醴陵侯,曾为中郎赏。鼓琴得其人,岂肯同凡响。

亦有黄门公,著书继洨长。文采更风流,逋翁餐其沆。

()

厌朝朝、轻衫细马,鞭丝帽影尘土。匆匆不料逢吴客,一笑浑忘羁旅。

深院宇。正满径吹香、半树桃含雨。红牙未度。见蛾约修眉,螺盘小髻,错认是番女。

()

周子示我《筤谷图》,命我试作《筤谷歌》。开卷琳琅照四壁,先辈名篇尽阴何。

亦欲续貂勉题句,苦吟愿驻鲁阳戈。筤谷先生古循史,治无操切有渐磨。

()

汉吏逃名姓,而今地尚传。泉疑流夜雨,山欲锁春烟。

脱屐离尘网,裁云补水田。老僧消受得,梅子熟多年。

()

长途望不极,白日亟西驰。敝车驾羸马,仆夫力已疲。

故人意款曲,执手语移时。壶飧陈道左,复申以多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