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清平乐朗读
青天仰面。
卧看浮云卷。
苍狗白云千万变。
都被幽人窥见。
偶然梦到华胥。
觉来花影扶疏。
窗下鲁论谁诵,呼来共咏风雩。

《清平乐·青天仰面》是元代刘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天仰面,
卧在那里观看浮云卷动。
苍狗白云有着无数变化,
却都被隐士所观察到。
偶然会梦见华胥仙境,
醒来时,花影婆娑。
在窗下,有人吟诵鲁论,
呼唤起众人共同歌唱风雨祭典。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感受。诗中的“青天仰面”表达了诗人仰望蓝天的心境,感叹自然的壮丽与变幻。诗人躺卧着观赏浮云的卷动,意味着他以平静的心态欣赏自然,感受到了宇宙的无垠和自然的变化。

诗中提到的“苍狗白云”指的是云朵在天空中不断变化的形态,这种变化无穷无尽,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然而,这些变化却被隐士所洞察到,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还出现了“华胥”的梦境,华胥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与遥远的东方神话世界。诗人在梦中遇见华胥,醒来后,花影摇曳,给他带来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最后两句“窗下鲁论谁诵,呼来共咏风雩”,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与他人共同欣赏自然之美,共同歌颂传统的风雨祭典。这种共同的赞美和欢乐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彼此的亲近和共同的美好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通过观察自然和梦境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沉浸在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中,带来一种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刘因朗读
()

猜你喜欢

豫章林老色参天,拥护山僧丈室前。岂为法身同草木,要驱尘虑出风烟。

茶瓯香篆晨斋后,竹几蒲团夜榻边。独有浏阳欧学士,题诗遥问不空禅。

()

春山一抹垂杨外。春花千点晴霞缀。春水碧于蓝。春阳远近含。

春衫丝襻解。春酒划皮载。春望转悠然。春风容醉眠。

()

昨过知岑寂,重来况雪天。
人居难珊里,路在鸟巢边。
草市开还闭,茅山断复连。

()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
凤老不行食,子复将众雏。
一门三世行,名数文章俱。
自可不富贵,天德公已余。
公乎默终日,谁言得亲疏。
()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

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

()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难。
具美多前志。
余光永後观。
遗衣迁馆御,祖载出宫菆。
()

庭砌香蒲一剪绿,纱窗梅雨萧萧。闹妆儿女彩丝飘。

珠帘桃叶渡,画鼓木兰桡。

()
岘山巉巉清溪滨,倒影万丈之奫沦。
往岁尝有去思吏,热地尤多高蹈人。
少年仕宦颇落魄,时登绝顶攀苍冥。
幽花美草颇娱目,断碑刓碣还伤神。
()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海内诗人有公等,悬崖待与斸苍苔。
()
回首芜城旧苑。
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