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静草堂为卫叔静赋。明代。陶宗仪。屋芙蓉九叠屏,日长客去掩闲庭。岩花暖傍疏帘落,阶草晴分汗简青。温火试香删旧谱,汲泉煮茗续遗经。江南定有征贤诏,太史方占处士星。
《乐静草堂为卫叔静赋》是元代作家陶宗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草堂景象,以及作者对于静谧生活的赞颂和对于卫叔静的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屋中芙蓉设九叠屏,
阳光长久客人离去掩藏庭院宁静。
岩上花香暖依偎,疏帘垂落,
阶下的草地在晴朗天空下绿意分明。
温暖的火炉试着闻香,
修订旧谱,准备煮茶,延续前人的传统。
江南定会有征贤的诏书,
太史就在这里观察那些有士人之星的地方。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的景象描绘。诗中的"乐静草堂"是一个宁静的住所,"乐静"意为快乐宁静,草堂指的是一个有草木的小屋。屋内摆放着九叠屏,用来遮挡阳光和保持屋中的宁静。客人离去后,阳光逐渐长久,草堂更加宁静。岩石上的花香暖洋溢,疏帘垂落,草地在晴朗的天空下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温暖的火炉试着闻香,表示作者正在享受室内的温暖和闲暇时光。修订旧谱和煮茶续遗经,表明作者继承前人的传统,延续着文化和学问的传承。
最后两句"江南定有征贤诏,太史方占处士星"表达了作者对于江南地区会有选拔贤才的官方通知的期待,并寄望于太史(古代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能够观察到那些有士人之星的人才。
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草堂的景象和描述屋内的活动,传达了对于室内安逸、文化传承和人才选拔的美好愿景。这首诗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恬静、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陶宗仪。(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画堂春 黄牡丹寄纤月阁。清代。顾贞立。国花第一数姚黄。檀痕初晕新妆。娇莺啼午正芬芳。翠绕云裳。帘卷流苏轻漾,画梁双燕栖香。知君研北拥缥缃。试与平章。
襄阳咏史 其二十二 夫人城。金朝。李俊民。见说韩门素识兵,故知西北势先倾。未应有子如豚犬,何在夫人自筑城。
又记。唐代。吕岩。数载乐幽幽,欲逃寒暑逼。不求名与利,犹恐身心役。苦志慕黄庭,殷勤求道迹。阴功暗心修,善行长日积。世路果逢师,时人皆不识。我师机行密,怀量性孤僻。解把五行移,能将四象易。传余造化门,始悟希夷则。服取两般真,从头路端的。烹煎日月壶,不离乾坤侧。至道眼前观,得之元咫尺。真空空不空,真色色非色。推倒玉葫芦,迸出黄金液。紧把赤龙头,猛将骊珠吸。吞归脏腑中,夺得神仙力。妙号一黍珠,延年千万亿。同途听我吟,与道相亲益。未晓真黄芽,徒劳游紫陌。把住赤乌魂,突出银蟾魄。未省此中玄,常流容易测。三天应有路,九地终无厄。守道且藏愚,忘机要混迹。群生莫相轻,已是蓬莱客。
移松。明代。顾璘。小松擢新茎,春雨欣初移。从今逮何日,始见虬龙姿。峨峨栋梁具,念此乃知奇。
长城下。唐代。曹邺。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知山堂雅集二首 其一。明代。顾璘。嘉会终夕景,初星映寒池。寂历山水思,联翩风雅辞。清夜方向永,旧欢良未移。无为坐乖别,忽复怀今兹。
羽衣秋薄剪湘荷,茅屋山宫补绿萝。白石资方青䭀饭,洪厓借乘雪精骡。
松云暖忆春游岳,冰草寒怜晓度河。使节南归如见念,峰头笙鹤好相过。
题彭大年祷雨诗卷和仲举韵延祐己未开玄道院作。元代。张雨。羽衣秋薄剪湘荷,茅屋山宫补绿萝。白石资方青䭀饭,洪厓借乘雪精骡。松云暖忆春游岳,冰草寒怜晓度河。使节南归如见念,峰头笙鹤好相过。
开平晚归。元代。王恽。龙首冈边野草深,秋风滦水动归心。百年蓬巷开圭窦,一日恩光照士林。吟鬓有光浮镜玉,家书封喜认泥金。料应晓月帘栊底,乾鹊飞来报好音。
纵步。宋代。赵汝鐩。久雨厌人妨野步,几时便得此番晴。到桥唤仆来相助,过寺逢僧约共行。篱落一团飞蛱蝶,汀洲数点立鵁鶄。农家竹裹深深住,风度茅檐纺织声。
古代文论选段。清代。佚名。《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踏莎行 其二 送子苾入陕。清代。郑文焯。压酒春灯,掩歌秋扇。江南已是无肠断。曲中莫作水风听,尊前便有关山怨。经醉池亭,临分笺管。西园芳草随人远。黄金纵得赎蛾眉,胡沙应换春风面。
妃閤春帖子 其二。宋代。胡宿。宫中玉漏迎迟日,天上珠躔丽次星。轩顼圣图光亿载,皇英贤范奉千龄。
南湖晚秋。唐代。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小重山。清代。顾贞观。闺阁争传捧贴黄。久重新雨露、润莲帮。锦袜初学内家妆。今而后,启予足、孟家光。按拍凤头香。尽春愁稳载、莫轻飏。一钩纤窄待重量。惊鸿影,凌波袜、误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