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壁间书松

风入松 壁间书松朗读

《风入松 壁间书松》是元代沈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云堆里奋苍*。
横亘洞庭秋。
掀髯舞爪何狞恶,峥嵘势、抉石崩流。
飞入君家栏槛,满堂风雨飕飕。
须叟烟雾漠然收。
幻出老松揪。
谁濡墨汁传神妙,森森露、铁戟戈矛。
对此翠涛银浪,也胜瑶岛沧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以及在这景观中展现出的松树的雄浑气势。诗人通过描述白云堆积、洞庭湖横亘的秋天,以及奋发挥动的苍松,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松树高耸入云,根系坚固,树姿挺拔,仿佛在挑战天地的力量。诗中也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表达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和不可抗拒的威力。最后,诗人通过修辞手法使松树幻化出来,形容其独特的形象和神奇的意境。

赏析:
《风入松 壁间书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松树的气势,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特色。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白云的堆积和洞庭湖的横亘,创造了壮丽的自然背景。这种景象与元代诗歌常见的山水意境相呼应,体现了元代诗人对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其次,诗中描绘的奋发挥动的苍松,展现了元代诗歌中崇尚豪放和英雄气概的特点。松树被描绘为高大挺拔、根基坚固的形象,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抗争力,与元代文人追求的英雄精神相契合。最后,诗人通过运用幻化手法,使松树超越现实的形象,显示出神奇的意境。这种幻化手法与元代诗歌中常见的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式相吻合,体现了元代诗歌的意境追求和艺术特色。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沈禧

沈禧[元](约公元一三五四年前后在世),字廷锡,吴兴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中前后在世。工词善曲,有竹窗词一卷,(今存强村丛书中)散曲八套;亦单行,名曰竹窗乐府。...

沈禧朗读
()

猜你喜欢

陈三立
玩世穷年簿领间,茅庵佳处托荆关。
藏身一影如文豹,雾雨层层海上山。
()

文章节操旧家声,世代传来共有名。碧玉楼边萱草长,楚云台畔蓼莪生。

微臣遗像恩犹在,慈母留丹节尚荣。私淑愿为门下士,堂前瞻拜不胜情。

()
著衫脱裤两浮休,切莫随渠认路头。
三尺蒲牢关底事,寻声接响大悠悠。
()
早慕浮云耻系匏,泠然风驭起三茅。
青菁可种无闲地,黄鹤归来失旧巢。
石鼎颇传惊俗句,醉图未免取僧嘲。
何须西望长安笑,谁是平生莫逆交。
()
十年屡作花开想,开尽凡花独未开。
祝付化工应念此,保全根拨待时来。
为梅自合和羹鼎,是菊终须上酒杯。
莫笑凄凉周茂叔,窗前生意草成堆。
()
万顷荒林不敢看,买山容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
寻常颠说倒说,何曾开口动舌。
不妨雪上加霜,更与诸人一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