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渔家傲朗读
窗影修篁摇翠葆。
墙阴幽径连芳草。
蓦地雨来荷叶闹。
香更好。
乱烟浮动红云岛。
稚柳千条丝袅袅。
柳边宜着兰舟小。
世态纷纷何足校。
收桂棹。
呜呜且和渔家傲。

《渔家傲·窗影修篁摇翠葆》是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窗影修篁摇翠葆。
墙阴幽径连芳草。
蓦地雨来荷叶闹。
香更好。
乱烟浮动红云岛。
稚柳千条丝袅袅。
柳边宜着兰舟小。
世态纷纷何足校。
收桂棹。
呜呜且和渔家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家的生活场景和他的心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渔家的生活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

诗的开篇,描绘了窗户上影子舞动,修长的竹篱摇曳着翠绿的草。这里的窗影和修篁代表了渔家的房屋,而摇翠葆则表达了渔家生活的宁静和美丽。

接着,诗人描绘了墙阴下的小径,幽静的小径上连绵着芳草。这里墙阴和幽径的描绘增加了诗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然而,突然下起了雨,荷叶翻腾,闹哄哄的景象。蓦地的雨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但诗人却认为这样的闹哄哄更加美好。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欣赏和对生活中的喧嚣的接受。

接下来,乱烟浮动红云岛。烟雾弥漫,红云像岛屿一样漂浮其中。这里烟雾和红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幻境般的意境,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稚柳千条丝袅袅,柳边宜着兰舟小。这两句描述了嫩绿的柳树和一艘小小的兰舟。柳树的形态柔软婉约,与兰舟的小巧相呼应,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

最后两句“世态纷纷何足校,收桂棹。呜呜且和渔家傲。”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繁杂的不屑和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世态纷纷,繁琐的纷扰不值得去计较,诗人选择了收起船桨,拥抱渔家的傲慢。呜呜是渔家的口哨声,表示诗人愿意与渔家一同享受自然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渔家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不屑。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许有壬朗读
()

猜你喜欢

圣明端拱太平时,好雨当春细若丝。应是柏台添气象,旋滋花柳更催诗。

()
向晓亲闱共举觞,老人星出翠岩傍。
狻猊奁暖沉香袅,孔雀屏开纱蜡光。
霜月正当圆此夕,江梅先已发奇祥。
定知与国长无极,寿考祺维颂鲁章。
()

近作新婚镊白髯,长怀旧卷映蓝衫。

更欲携君虎丘寺,不知方伯望征帆。

()

纷纷末路竞先驰,安石东山起独迟。声望在人真不偶,功名到手可终辞。

虚襟且愿收群策,惫力仍烦治乱丝。中国于今相司马,边陲得似去年时。

()
尝闻仙人渡海术,授以尺杖如飞龙。
凭虚闭目不敢瞬,波涛汹涌喧天风。
兹岩山窟飞海岸,进扫一涧声何雄。
瞑行千步水入耳,明探万壑云生胸。
()
客里仍哦对雨吟,夜来星月晓还阴。
空江十日无春事,船到衡阳柳色深。
()

因邪打正诸方会,我此从来正打邪。头白齿黄无伎俩,单单只会破人家。

()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

一天疏雨且衔杯,寒食寻芳曲水隈。江燕低随飞絮下,春帆閒逐落花来。

沙蟠细草萦青带,风卷轻波泻绿醅。回首当年修禊事,兰亭诵罢更徘徊。

()

何年别燕市,此日复相亲。迎客花封县,哺雏雉狎人。

万里双龙剑,三秋一叶身。经年惜良会,未信马蹄频。

()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
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
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
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

采蒲入深谷,谷深蒲叶长。下垂九节茎,上荫千仞冈。

玉虹摇涧彩,瑶草发金光。临流洗且曝,随风清且香。

()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趣见情深。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

篷窗兀坐听鸣蝉,满目阴云欲雨天。山隔坏城悬落日,树连荒驿带苍烟。

临流石马何年墓?种竹人家有钓船。至老相寻能几度,更挥青盖访林泉。

()
长相思。
久离别。
征夫去远芳音灭。
湘水深。
()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朱翠与心违。

重华不是风流主,湘水犹传泣二妃。

()

圭玷由来尚可磨,似簧终日复如何。成名成事皆因慎,亡国亡家只为多。

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猩猩鹦鹉无端解,长向人间被网罗。

()

华月升高檐,广除步靡靡。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

结发事远游,轨路多荆枳。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

()
秋林何翅一般香,楚思无穷属野航。
不必再参庞老语,要须先坐接舆狂。
青灯渐向韦编熟,白露初添玉井凉。
久矣荡除人我相,莫疑高尚鄙侯王。
()

步步冲尘步步迷,振衣回首日斜西。疏槐仰见深春鸟,几度惊飞不肯啼。

()

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
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
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

()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

高秋岳色翠嶙峋,搔首云天眺望新。词客共题青玉案,浮名空愧白纶巾。

即愁魑魅窥人过,况复风烟堕泪频。莫向西风感摇落,浊醪相过任吾真。

()

曾闻万事足,能弃一官归。先饭今犹健,遐龄古已稀。

尊中郑虔酒,膝下老莱衣。更有西园叟,年年共采薇。

()

征雁回时,野菊斑斓。向深溪、古洞弯跧。孤吟静境,独炼还丹。

被夜萧条,埪局促,坐艰难。

()

沙头酒尽我当还,又载茶炉送几湾。剑气旧曾看北斗,樗材何敢忘青山。

生来本带渔樵相,老至才分梦觉关。青眼故人天上客,依依犹共惜黎斑。

()

自君之出矣,房空帷帐轻。思君如昼烛,怀心不见明。

()
秋到梧桐我未宜,蓼花何事已先知。
朝来数点西风雨,喜见深红四五枝。
()

数仞宫墙一路深,屯云交翠落青阴。红尘十丈知何处,秪引薰风养道心。

()
去年今夜在商州,还为清光上驿楼。
宛是依依旧颜色,自怜人换几般愁。
()

()
()

石梁湾曲水沉沉,路下峰腰半不禁。风外茶烟知寺近,云中鸡唱觉村深。

病多宜享山林福,才薄难胜利济心。且为渔樵增故事,临流先续采芝吟。

()

芙蓉欲采秋江上,白鹤峰头频柱杖。汎月垂纶点翠洲,西园公即西湖长。

()

义路本如砥,利径剧羊肠。何以书子绅,世德不可忘。

()

土俗诸蛮异,人心一理同。古今鸡犬月,南北马牛风。

()

浮云西北驰,逝水东南去。有客正伤离,佳人在何处。

烟消江练阔,湛湛青枫树。日暮眇愁予,疏钟度微雨。

()

战士说辛勤,书生不忍闻。三边远天子,一命信将军。

野火烧人骨,阴风卷阵云。其如禁城里,何以重要勋。

()

阁上书声江上闻,峤南人识孝廉君。衣冠此日朝明主,带得彤墀五色云。

()
疏懒常嫌束带劳,年来见客强垂条。
不知此病容医否,沥沥真珠出小槽。
()

矮子劝食我必饱,矮子进药病必好。君不见,母得此儿可不死,安得家家有矮子。

()

过雨离筵净,迎风使节轻。皇华天上遣,白雪郢中赓。

王国称殷礼,朝廷托老成。归鞭须早著,祀事日寅清。

()

衣钵相传书一龛,晴窗时许听名谈。
诗成与客探囊取,句好令人下笔惭。
别墅经春花未老,芳畦过雨荠尤甘。

()

晚笔青山剩语,春沙白鹭馀杯。两岸落花芳草,满船明月归来。

()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

狸奴聘否。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

膏润滋松雨,孤高表竹君。
夜碪寒捣玉,春几莹铺云。
越地虽呈瑞,吴天乃策动。

()

行尽溪山到海边,合沙门外见平田。潭潭清世元侯宅,杳杳真人小洞天。

万户管弦春卖酒,三山钟鼓晓参禅。旌旄才上南台路,方记诗篇落在先。

()

闰后阳和腊里回,濛濛小雨暗楼台。柳条榆荚弄颜色,便恐入帘双燕来。

()

尝从别墅记新图,今日旸湖即鉴湖。自是君王多物色,可能长作客星无。

()

阊阖红楼起,皋桥渌水回。绮罗摇日丽,车马逐云来。

施旦非吴艳,机云是晋才。欲歌遗古调,风俗转堪哀。

()
卷中衮衮溪山去,笔下明明开闢初。
不肯一褌为妇计,俞郎作意未全疏。
()
枫老颜方少,山晴气及昏。
旧贫今更甚,已冷幸犹暄。
()
闻说江梅已恼人,冲寒著意去寻春。
枝枝细看枝枝好,岁岁相逢岁岁新。
()

刁斗辕门五夜深,思齐文母正关心。
身临大练无他费,汤沐先捐钜万金。

()

竹屋寒烧榾柮烟,先生高卧腹便便。淮南为问江南客,何似山中夜雪天。

()

绛云宫阙集冠裳,扫荡群魔别有方。傅与天蓬元帅咒,临河胜否诵高王。

()

七日旋车谒妇翁,中堂开宴礼偏隆。绝怜竖月供帷榻,款接兼旬不竖丰。

()

陌上东风御柳黄,胡姬相对一传觞。空传八骏来燕市,未许双蛾擅洛阳。

握手虹霓犹意气,关心岐路独文章。提携竞著南征赋,万叠春山万里航。

()
法界是檀那,人天福德魔。
力尽箭还坠,依前入爱河。
()
天女多情,梨花碎翦,人间赠与多才。
渐瑶池潋滟,粉翘徘徊。
面旋不禁风力,背人飞去还来。
最清虚好处,遥度幽香,不掩寒梅。
()
翼翼王人。
言告惟慕。
公舆驾言。
乃眷斯顾。
()
遗金何得似传经,爵让难兄风感深。
卒使淮阳谋遂寝,潛消一点废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