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元代。仇远。豆蔻枝头冷蝶飞。荼縻花里老莺啼。懒留春住听春归。北海芳尊谁共醉,东山游屐近应稀。小窗寒草送春时。
诗词:《浣溪沙》
豆蔻枝头冷蝶飞,
荼縻花里老莺啼。
懒留春住听春归,
北海芳尊谁共醉,
东山游屐近应稀。
小窗寒草送春时。
中文译文:
豆蔻枝头冷蝶飞,
荼縻花丛中老莺啼。
懒得挽留春天住下来,只是倾听春天归来的声音。
北海的芳醇美酒,与谁共同陶醉呢?
靠近东山的游人越来越少。
窗外的寒草向我送来春天的消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浣溪沙》是宋代诗人仇远所创作的。通过描绘一幅春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感叹,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开头,“豆蔻枝头冷蝶飞”,描述了春天初现时,豆蔻花上的蝴蝶在寒冷的气候中翩翩起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荼縻花里老莺啼”,表达了春天的脚步渐进,花丛中的老莺啼叫,展现了春天的声音和生机。
接着,诗人表示自己懒散地不愿挽留春天,只是静静地聆听春天的归来。这种态度展示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下一句,“北海芳尊谁共醉”,描绘了北海的美酒,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与知己共享欢乐的渴望。
接着,“东山游屐近应稀”,描述了接近东山的游人越来越少,意味着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欣赏逐渐减少。
最后,“小窗寒草送春时”,诗人透过窗户看到外面寒意依旧的草地,它们向他传递着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反映了诗人的敏感和对时光的感知。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景色和氛围,同时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皇祐观享明堂六首。清代。佚名。艺祖造邦,二宗绍德。肃雍孝享,登配环极。先训有开,菲躬何力。歆声锡义,保民丽亿。
和野亭韵 其一。明代。边贡。锦袍玉带赋归农,竹杖芒鞋伴一翁。风月乾坤随处是,江湖廊庙此心同。閒招海鹤阶前舞,笑看晨霞水际红。争向盛时誇勇退,不知身在急流中。
梅花百咏 其二十四 克复。明代。李江。自怜衰老一根荄,求故图新栽者培。金井玉渊看里见,光风霁月坐中来。运斤巧匠难容力,刺绣佳人不易裁。却恐红炉未添火,夜来霜冷雪成堆。
春山山馆旅怀。唐代。罗邺。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华。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次韵丁端叔舟中值雪三绝。宋代。喻良能。但知才出吴公右,孰识诗堪子建亲。不惜剩吟黄竹句,何妨传示白头人。
路傍墓。唐代。耿湋。石马双双当古树,不知何代公侯墓。墓前靡靡春草深,唯有行人看碑路。
答吴献臣大尹 其四。明代。祁顺。云霄未竟忠勤志,江海空怜濩落身。便欲乘风问真宰,赐环何日起孤臣。
感怀和家兄回狂韵。清代。于觉世。十年作赋客心违,独倚危楼啸落晖。《天问》有词愁莫对,奚囊得句满方归。画中诗意云生岫,醉里良朋月傍扉。何日乘风当破浪,监州不设蟹初肥。
木兰花慢(汴京)。宋代。李琳。蕊珠仙驭远,横羽葆、簇霓旌。甚鸾月流辉,凤云布彩,翠绕蓬瀛。舞衣怯环佩冷,问梨园、几度沸歌声。梦里芝田八骏,禁中花漏三更。繁华一瞬化飞尘,辇路劫灰平。恨碧灭烟销,红凋露粉,寂寞秋城。兴亡事空陈迹,只青山、淡淡夕阳明。懒向沙鸥说得,柳风吹上旗亭。
元日酬蔡州马十二尚书去年蔡州元日见寄之什。唐代。韩愈。元日新诗已去年,蔡州遥寄荷相怜。今朝纵有谁人领,自是三峰不敢眠。
送杨帅参之任。宋代。姚勉。古来幕府俱才雄,子美严武韩裴公。近时幕府养清望,一事不到筹帷中。先生人物宜台省,岂合官曹坐閒冷。只今时事欠撑拄,袖手旁观应不肯。浔阳戈甲屯如云,天子命我参卿军。江头策马枭黠虏,快作当年虞允文。欲知允文宰相业,只观采石江头捷。满望麒麟第一功,不唱阳关第三叠。
田方魏客旧知名,白首青衿事鲁生。蓟苑星辰天北极,金陵龙虎汉西京。
飞谈碣石千人废,使酒长干一坐倾。赋草纵成须晚出,祇今尘世有张衡。
田子秇以诸生异等贡游两都署册曰南北大观赋此赠之。明代。王世贞。田方魏客旧知名,白首青衿事鲁生。蓟苑星辰天北极,金陵龙虎汉西京。飞谈碣石千人废,使酒长干一坐倾。赋草纵成须晚出,祇今尘世有张衡。
集雅诗二十首 其十九 邵雍。明代。郭之奇。人生不满百,元会何繇睹。诸贤竞一时,先生留万古。理至见天人,虚明出宙宇。从兹叔季人,身揖鸿荒祖。龙马动光仪,畴范收全谱。萧萧安乐窝,百代图书圃。前知何以知,不向龟筮数。绝学繇心学,岂作宋儒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