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山和丹岩晚春韵。宋代。卫宗武。叠叠青山叠叠林,风松石涧自成琴。个中迥与世尘隔,试问入山深未深。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叠叠青山叠叠林,
风松石涧自成琴。
个中迥与世尘隔,
试问入山深未深。
中文译文:
重重叠叠的青山和茂密的林木,
风吹松树,溪水流过石头,自然形成一曲琴音。
其中景色与世俗的喧嚣隔离,
试问进入山中的深处是否真正深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霅山和丹岩的春天景色,以及作者对山水之间的宁静和深远之感的体悟。
首先,诗中的“叠叠青山叠叠林”形容了山峦和树木的重重叠叠,给人以蔚然大观的感受。接着,风吹过松树,溪水流过石头,形成了一曲自然的琴音,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妙之处。这些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其次,诗中提到“个中迥与世尘隔”,意味着这些山水景色与尘世的喧嚣和纷扰相隔离。作者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的追求和避世的情怀,山水成为了他远离尘嚣的避风港。
最后,诗末的两句“试问入山深未深”,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疑问与苦思。他在思考自己是否真正深入山中,是否能够领略到更深的意境和境界。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的修行与探索的反思,他在诗中试图找到自己与山水之间的真正契合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离尘之境的向往。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对自然的崇敬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心灵境界的探索与思考。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后湾别业。金朝。元好问。薄云晴日烂烘春,高柳清风便可人。一饱本无华屋念,百年今见老农身。童童翠盖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便与溪塘作盟约,不应重遣濯缨尘。
次韵陈协和判簿赠祝洞天真人二首 其二。明代。董纪。淮南拔宅上青天,自昔经今有几年。群真复迎缑鹤下,百怪却避温犀然。冰瓯红进嵰山雪,香炉紫腾沉水烟。蓬莱夜半见日出,榑桑只在东南边。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欹枕处,万壑看交流。
临江仙(熙春台与王取道、贺方回、曾公衮会别)。宋代。叶梦得。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兴阑却上五湖舟。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寄声时为到沧洲。遥知欹枕处,万壑看交流。
怀真赵二公一首。宋代。刘克庄。南塘清谈亹亹,西山至言琅琅。七略通群书博,一生短千载长。
过二峡。清代。成鹫。是处有人家,停舟见落花。黄茅沽酒肆,红蓼钓鱼槎。社古榕阴阔,山高石径斜。东南车马路,何地得如他。
甘州。清代。蒋春霖。记疏林霜堕蕲门秋,高谈四筵惊。击珊瑚欲碎,长歌裂石,分取狂名。短梦依依同话,风雨客窗灯。一醉江湖老,人似春星。蓦上长安旧路,怅春来王粲,还赋离亭。唤天涯绿遍,今夜子规声。待攀取垂杨寄远,怕杨花比客更飘零。凄凉调,向琵琶声里,唱彻幽并。
橄榄。宋代。王禹偁。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
新晴。宋代。项安世。别岸连朝雨,登台夜半晴。殷勤见天意,反复近人情。碑倚双崖立,溪容一苇横。昔吾今属我,我醉亦呼卿。
百字歌/自度曲。唐代。无名氏。蓂飞十荚,觉九分秋色,六分将极。桂子风高时更好,天产英贤同日。桥梓齐芳,一慈一孝,夺建真奇特。称觞华旦,但将老少分别。且看戏彩堂前,酒须双献,饮侍严君侧。清赏阿戎防跨灶,大小欧□相敌。疏曰贤哉,古云有是,作个家家声烈。无先无後,寿齐延应□翼。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一 蟹。金朝。李俊民。食必视本草,贵在精物理。蔡侯何卤莽,几为勤学死。
自和。宋代。王周。一片残阳景,朦胧淡月中。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烟霄半知足,吏隐少相同。
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唐代。陈子昂。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遂偶云和瑟,张乐奏天庭。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灵。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低昂玄鹤舞,断续彩云生。永随众仙去,三山游玉京。
王方叔丧耦。宋代。姜特立。人生大患身为素,火宅啼号更累身。闻道中郎唯有女,不妨半世作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