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潘端叔惠红梅。宋代。楼钥。梅花几种尽相闻,老矣才欣见此君。相与对花文字饮,绝胜歌舞醉红裙。
诗词:《谢潘端叔惠红梅》
朝代:宋代
作者:楼钥
梅花几种尽相闻,
老矣才欣见此君。
相与对花文字饮,
绝胜歌舞醉红裙。
中文译文:
几种梅花一齐绽放,它们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我年老了才有幸欣赏到这美景。
我与朋友们一起对着花儿作诗,品味着文字的芳香,
比起歌舞,这种美景更能让我陶醉,如同醉心于一袭红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谢潘端叔对红梅花的赞美和欣赏之情。诗中的"梅花几种尽相闻"表达了梅花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花色,令人耳目一新。"老矣才欣见此君"表明作者年事已高,但直到这个时候才有机会欣赏到如此美丽的红梅花。这句话也蕴含了岁月的流转和个人经历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相与对花文字饮,绝胜歌舞醉红裙"描述了作者与朋友们一起欣赏梅花,并在花前作诗。"对花文字饮"表示他们借花为媒,用诗词表达对梅花的感受。这种形式上的对花赏梅,使得他们更加沉醉其中,而不同于单纯的歌舞娱乐。"绝胜歌舞"表明了诗词的美妙与独特之处,而"醉红裙"则象征了红梅的娇艳和美丽。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红梅花的赞美之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赏花作诗,作者与朋友们共同享受了梅花的美丽,诗中所呈现的画面和情感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感。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诗词艺术的推崇,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和追求。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楼钥。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方处士挽诗二首。宋代。戴表元。不谓高外下,终全玉雪身。交犹前辈,吾不似今人。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斂仪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湘君祠。宋代。杨时。鸟鼠荒庭暮,秋花覆短墙。苍梧云不断,湘水意何长。泽岸蒹葭绿,篱根草树黄。萧萧竹间泪,千古一悲伤。
归许道中二首 其二。宋代。韩维。骆驼岗上沙如浪,马足东来困涉登。却羡长陂春水满,清晨渔子下寒罾。
钟传客占历日包橘。清代。佚名。太岁当头坐,诸神不敢当。其中有一物,常带洞庭香。
独卧有怀。宋代。王安石。午鸠鸣春阴,独卧林壑静。微云过一雨,淅沥生晚听。红绿纷在眠,流芳与时竞。有怀无与言,伫立锺山暝。
赠张太守靖之。明代。史鉴。龙去孤臣泣抱弓,平生心事有谁同。青春甚惜居闲地,白首相逢在客中。云气冥冥山寺晚,花时冉冉野亭空。残衣留取休沽酒,岁暮还堪禦北风。
水竹山人。明代。李之世。水竹山人水竹居,一壶浊酒一囊书。春江春涨绿如发,来往扁舟唤打鱼。
送萧万户还蜀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百丈牵江诣阆州,旌旗拥接旧君侯。按行貔虎千岩戍,蹴踏鱼龙万里流。夺锦亭围花阵雨,离堆记积藓痕秋。平生谩有相如檄,拿手何时作胜游?
至泰州书徐千户壁二首 其一。元代。舒頔。海天无际接扶桑,此地曾经几战场。怨恨不随流水去,空阶夜雨泣寒螀。
晓过石马冲。明代。阮大铖。古原何地不桑麻,六代陵园问曙鸦。是处石麟衔晚照,几闻笙鹤驭高霞。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
送独孤处士。唐代。尚颜。万里去非忙,惟携贮药囊。山家消夜景,酒肆过年光。立鹤洲侵浪,喧蛩壁近床。谁人临上路,乞得变髭方。
十索四首 其三。隋代。丁六娘。君言花胜人,人今去花近。寄语落花风,莫吹花落尽。欲作胜花妆,从郎索红粉。
题婉紃从母师绿槐书屋诗稿。清代。王采蘋。清才亚班女,家学绍中郎。一卷五言诗,玉振谐笙簧。思亲赋蒿莪,忆弟梦池塘。澄怀鉴明月,清节含冰霜。人事慨变迁,抚时多感伤。义心激苦调,幽意凄金商。洞庭秋水深,木叶飞潇湘。灵妃鼓瑶瑟,天地皆苍凉。潜蜦跃神渊,孤凤栖幽篁。空山悄无人,日暮秋兰香。茅屋埋穷闾,所思在沧浪。灵珠俨盈握,尘壒随风扬。少小侍宣文,纱幔授篇章。所愧性庸愚,学步终茫茫。十年困墙面,师资未敢忘。缅怀列国风,二《南》何洋洋。蔚为风教始,千载流芬芳。后世何陵夷,日下江河长。浮华失明性,俗变嗟靡常。何当播希声,薄海休风彰。古来移国俗,匹妇有札梁。仰止望高山,顾影心徬徨。
送郭荣叔秀才应武举。宋代。文同。爱君才辩吐如倾,圆直横斜善讲兵。休弄向时闲笔砚,破蛮征虏是功名。
题子陵图。明代。刘师邵。汉祚中兴竟灭新,云台勋业耸嶙峋。英雄尽入丹青手,难貌羊裘把钓人。
寄兄。唐代。僖宗北省官。涉江今日恨偏多,援笔长吁欲奈何。倘使泪流西去得,便应添作锦江波。
自西园登山。宋代。张栻。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送帅初游浙西。宋代。舒岳祥。吴下吾游地,因君思又飘。水花香外雨,沙鸟梦边潮。载洒浮官舫,吟诗上驿桥。三高祠下过,为赋楚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