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理上人

挽理上人朗读

诗词:《挽理上人》
朝代:明代
作者:林鸿

挽理上人,只履归何处,
怀师泪满襟。
浮云生灭性,明月去来心。
阅世真如梦,安禅不废吟。
留衣分法侣,写偈别朋簪。
雨藓侵行迹,风泉想梵音。
一灯寒竹暝,双树落花深。
塔闭虫粘户,巢空鹤避林。
历峰山下路,从此罢登临。

中文译文:
挽悼理上人,只能踏哪个归途,
心中怀念师父,泪水满满。
浮云的生成和消逝是自然的规律,明月的来去在我心中。
看透世间的真实如同一场梦境,但我仍然不放弃禅修与吟咏。
把留下的衣物分给法侣,写下离别的诗句送给朋友。
雨水和青苔蔓延在行走的足迹上,风与泉水让我想起梵音。
一盏孤灯照亮着寒冷的竹林,双树上的花瓣纷纷落下。
寺塔关闭,虫子粘住了门户,鸟巢空空,鹤避开了树林。
历经峰峦山下的路途,从此放弃攀登高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的作品,作者是林鸿。诗中表达了对已故理上人(可能是一位高僧)的哀悼和追思之情。诗人在挽悼中展现了对禅修和诗歌创作的坚持。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浮云、明月、雨藓、风泉等,这些意象与人生的无常和禅修的境界相呼应。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和对人生虚幻性的领悟。他认为阅世即如梦幻一场,但这并不妨碍他坚守禅修和吟咏的道路。

诗中还描写了理上人的离去和僧侣之间的别离,表达了对师父的深深怀念和对禅修共同体的珍视。诗人将留下的衣物分给法侣,并写下诗句送给朋友,展现了对师父和朋友的感激和离别的伤感。

最后几句描写了寺庙的凄凉景象,寺塔关闭,虫子粘住了门户,鸟巢空荡,鹤也避开了树林。这些描写增强了诗中的哀思和凄凉感,同时也象征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告别和对禅修生活的结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的师父的思念和对禅修生活的坚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追求的追思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这首诗既有对禅修的坚守和对师父的敬仰,又有对世间无常和虚幻性的领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林鸿朗读
()

猜你喜欢

夕阳芳草故宫春,麋鹿荒台不见人。七十二峰南望远,翠娥犹学捧心颦。

()

夙龄垂耳慕飞黄,晚岁相逢两漫郎。
浼我青衫奈尘土,误君白首坐文章。
折腰仅厌米五斗,满腹莫骄钱一囊。

()

闲塘绿水变寒流,少妇砧声不暂收。莫道淮南悲落木,秋来我亦最工愁。

()

翡翠林梢青黛山。小楼新罨画,卷珠帘。碧纱窗外水挪蓝。凭栏处,相对玉纤纤。人散酒阑珊。夜长都睡皱,唾花衫。一弯残月下风檐。凌波去,罗袜步蹁跹。

()

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不如无能者,饱食但遨游。

平生爱慕道,今日近此流。自来浔阳郡,四序忽已周。

()
绕树寻花得得来,摩挲苍石更徘徊。
题诗未有惊人句,谩想华光写照才。
()

取性无通介,随时有异同。雪馀盖地白,春浅著梢红。

寄食虚长算,论诗阙近功。相看不相弃,赖有古人风。

()
雨馀溪涨急机舂,缘岸人家柳弄风。
路转源深行步缓,青山映水野桃红。
()

断送三秋一雨中,林端策策夜鸣风。流年不管人间世,往事真成塞上翁。

病喜沈郎怜带孔,閒教杜甫忆郫筒。东园笑语须相过,未老黄花尚几丛。

()
夕晴殊可喜,小作川原游。
水岸菰蒋合,野田鸿雁留。
云烟易得晚,城市那知秋。
落叶塞破屋,逃亡令我愁。
()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

采芝堪疗饥,煮石亦可餐。怅望商山老,浩歌蜀道难。

()
东北安危限两关,迅流一去几时还。
凄凉千古干戈地,春水方生鸥自閒。
()

石边丛菊晚香深,澹墨淋漓惜似金。自是故人先有意,报君一片岁寒心。

()

人于物外莫容心,贫贱何忧富不淫。待价有如藏椟玉,引年无意乞骸金。

深山鹿豕情依旧,高阁麒麟事属今。天爵在躬怀至宝,人于物外莫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