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 其六

览古四十二首 其六朗读

《览古四十二首 其六》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历史中残暴行为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应侯刻薄人,
须贾得无死。
飞将杀霸陵,
狼狠不足齿。
如何画眉郎,
五日杀掾史。

诗意:
这首诗通过列举一系列残酷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残暴行为的反思和批判。诗中提到的应侯、须贾、飞将和画眉郎,都是历史上以残暴行径著称的人物。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他们的行为,暗示了这些残暴行为是多么令人痛心和不可接受。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很短,但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出了作者对历史上残暴行为的深刻关注和思考。诗中的四个人物都是历史上残暴行径的代表,他们的行为不仅带给社会以巨大的伤害,也暴露了人性的丑恶面。

首先,诗中的"应侯"指的是曹操的侄子曹彰,他以残忍刻薄的行为而闻名。这里作者用"刻薄人"来形容他,暗示了他对待他人的无情和残暴。

接着,"须贾"指的是南朝宋时期的须贾,他是一个残暴的官员,以施行酷刑和杀戮而臭名昭著。诗中提到"须贾得无死",意味着他的行为虽然残忍,但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然后,"飞将"指的是唐朝时期的高仙芝,他在唐玄宗时期镇压安史之乱时屠杀了大量平民百姓。诗中提到"飞将杀霸陵",意味着他的残暴行为甚至连皇帝的陵墓都没有放过。

最后,"画眉郎"指的是宋代宰相富弼,他在政治上残忍无情,任意杀戮。诗中描绘了他"五日杀掾史",形容了他的残暴和暴虐。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述,传递了对残暴行为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列举这些历史上的残暴人物和事件,提醒人们对于人性的警惕,以及对于历史的反思和教训。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唤起了读者对人性黑暗面的思考,呼吁人们珍惜和平与仁爱,避免历史的重演。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朗读
()

猜你喜欢

疏林瘦竹。作万种凄凉,寒梦难续。谩立阑干,遥揽春晖,天涯空自盈目。

红消翠减凭谁记,且傍这、小窗横幅。任秋来、落叶无情,送尽玉蝉哀曲。

()

八月凉生桂殿秋。冰盘高挂柳梢头。云阶月地知何夕,遮断神仙白玉楼。

()

映月非秋影,晚香直至今。人情仍旧向,篱落故相亲。

入目似余傲,此君无是心。摧残霜又雪,根底得春深。

()

太息全齐霸业遗,如君真是一男儿。功成栈道迎王日,志决危城仗锸时。

饥鸟尚衔庭下粒,老牛犹饮穴边池。可怜王建降秦后,千古无人解出奇。

()

流离踰二纪,怆恍历三都。堕甑煤还拾,承槽酒旋沽。

荒庭依老桧,空谷遗生刍。白发偕宗叟,相看道不孤。

()

闲云三两岫,深处是山家。幽径无来客,轻风扫落花。

溪光空翠合,树影夕阳斜。回指旧游处,苍苍横暮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