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院

秀峰院朗读

《秀峰院》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鲍承议所作。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秀峰院

平坦的田野上,千顷绿浓密的秧苗,
水流绕过山坡,从峡谷中流出。
院门关上,落花覆盖,春天自然暮色降临,
画檐下,时常倾听鸟鸣,幽静而悠远。

诗意:
《秀峰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景观的美丽和宁静。诗中描述了一片平坦的田野,茂盛的秧苗在其中生长,清澈的水流绕过山坡,形成了一幅宜人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院门被关上,落花覆盖的场景,表达了春天的渐渐消逝,夜幕即将降临的感觉。而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诗人时常聆听着鸟鸣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悠远之美。

赏析:
《秀峰院》以其简洁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宋代田园乡村的宁静景象。诗中所描绘的平田、绿秧、山阿和涧流,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机和和谐的乡村画卷。诗人选择了春天这个季节,通过描述院门掩上,落花飘洒的情景,表达了岁月流转不息,春天即将消逝的暮色。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时常倾听鸟鸣声,进一步增添了诗意的宁静与幽深之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宁静、和谐、自然的美感。同时,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借助季节变迁和环境氛围的变化,凸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这种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宋代田园诗的典型特征之一。

总体而言,《秀峰院》通过以自然景色为基础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悠远的田园氛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生的脆弱。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鲍承议

...

鲍承议朗读
()

猜你喜欢

始知帝乡客,能画苍梧云。秋天万里一片色,

只疑飞尽犹氛氲。

()

青山滚滚如奔涛,铁船何处来停桡?人间刳木宁有此?疑是仙人之所操。

仙人一去已千载,山头日日长风号。船头出土尚彷佛,后冈有石云船稍。

()

征鞍重过习家池,桥下泉声又索诗。待洗一杯春酒涴,为君吐出碧云词。

()

两度书来僧正眠,石头仍系孝廉船。交情尚拟还乡曲,病骨先残出塞前。

旧阁遗经难可问,覆巢馀卵复谁怜。幸留花雨沾新冢,始信雷峰别有天。

()

世乱网恢恢,斯人亦沦翳。数奇当何如,穷途难为计。

盲风振乔木,硕果失其蒂。虎豹落机槛,坐服舆皂制。

()

苍茫落日下藤萝,身在荆关画里过。飞去断云双白鸟,浴残寒浪一青螺。

蕲王有庙疏烟冷,郭璞无坟乱石多。千古寂寥俱莫问,且听江月送渔歌。

()

水竹小窗西,新诗待我题。相过虽不厌,只怕踏春泥。

()

一麾新自海滨还,又佩鱼符入故关。
千里山河临剧郡,九天鸳鹭别通班。
楼经往圣回清跸,路接边夷献白环。

()
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
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
鹰想支公好,人思濡上狂。
归来何薄暮,烟火照溪光。
()

鸾啼花乱好良辰,客里东风日日新。春色醉人无远近,不知今是异乡身。

()

旧识追风足,低摧坂下车。长驱待云路,小捷已乡书。

唾手须科第,差肩有诏除。公馀富佳句,记我浑樵渔。

()
新年多暇日,晏起褰帘坐。
睡足心更慵,日高头未裹。
徐倾下药酒,稍爇煎茶火。
谁伴寂寥身,无弦琴在左。
()

问春来何处忘机?小奚奴相趁相随。傍柳行乌纱翠湿,踏花去马蹄香细。

  翠幄银屏锦绣围,莫放春归。人生七十古来稀,便做道一百岁,能几度醉如

()

()

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

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

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

()

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

红尘亦自有幽期,客子征车暂下时。天际暮云黄似酒,山中瑶草绿成丝。

秋高紫陌花先动,寒到空林鸟自知。我欲乘风御鸿鹄,青天芝盖访瑶池。

()

东第君王赐,西园宾客来。将军元好士,公子复怜才。

玉袖花间出,金尊竹下开。还须明月上,莫畏夕阳催。

()

高冈峭夹飞流起,何处老龙窥首尾。不卧窟底卧冈巅,垂涎一梦生海水。

巨绳岩罅神力遒,深湫静住波无浮。清宁閒气有丘壑,江心海腹终泡沤。

()

知君为邑解铜章,却复先庐坐葆光。对境风幡俱不问,安禅心法两皆忘。

满庭脩竹争高节,近砌幽兰称独芳。若论厌喧遭拄杖,何如趣驾返周行。

()
闻道浮家历上塘,寒山钟接洞庭霜。
是中佳名知多少,傥有书来幸不忘。
()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
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
两厢休侍御,应下读书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