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堂二首。宋代。鲍同。当年早有菟裘意,岁晚尘埃尚困予。闻说龙江真可隐,欲将余日寄仙居。
《中隐堂二首》是宋代诗人鲍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隐堂二首》
当年早有菟裘意,
岁晚尘埃尚困予。
闻说龙江真可隐,
欲将余日寄仙居。
译文:
早年已有隐居的念头,
如今岁月晚了,尘埃仍困扰着我。
听说龙江之地真可用来隐居,
我想将余生寄托于仙居之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鲍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他说自己早年就已经有了隐居的念头,但岁月已经晚了,尘埃仍然困扰着他,使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然而,他听说龙江这个地方非常适合隐居,因此他决定将余下的日子过在那里,寄托于仙居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隐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生活的渴望。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自己早年就有的隐居愿望,以及岁月的流转和尘埃的困扰使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的困境。然而,诗人听说了龙江这个隐居的好地方,于是他决定将余生寄托于这个仙境般的地方。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并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同时,诗中的菟裘、尘埃、龙江等形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俗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宁静的追求。它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理想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闺情。唐代。杜牧。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袖红垂寂寞,眉黛敛衣稀。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
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宋代。郑清之。直道何曾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皋谟勉勉歌元首,说诲言言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盥诵新诗爱助深。
人月圆 咏折枝桂花香橼。清代。陈去病。丹黄满目香盈袖,正好是秋天。芗林燕后,栴林供罢,尽许参禅。当时曾盼,一枝折取,十缶传宣。而今只向,小山招隐,橘录旁笺。
阻风下邳南待发有作。明代。王世贞。积风见日色,久客见容颜。翳翳昏黄交,桑柘自生烟。惝恍一飞凫,乃是天际帆。倏焉过舷际,欲挽不得言。去者日以去,还者何时还。
午窗即事。宋代。盛烈。午困俄惊啭栗留,东风独立思悠悠。蜂搜花醴勤王事,燕拓芹巢为子谋。白发愁边添渐密,青春忙里去如流。无言猛拍栏干曲,恰喜长须荐茗瓯。
次韵期远见寄。宋代。赵蕃。近市嫌纷扰,山居取静深。俗尘虽远隔,住处阙同临。孰愈思君瘦,频来可老吟。便应如对面,何止伴孤斟。
苦雨。宋代。许必胜。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地底周雷声,骄鸟绝心想。四望如无余,举意同罗网。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七律·答友人。近现代。毛泽东。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跋余伯益所藏张钦夫书西铭短纸二首。宋代。杨万里。一高一下一中央,怙恃兼侬岂别房。撞过烟楼休劣相,秪如郎罢也无良。
除夕二首丙子 其二。明代。张元凯。不尽栖迟意,还深儿女情。隐何论大小,术已厌纵横。敝帚藏家重,寒灰置道轻。不须吹玉律,春傍酒杯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六祖。宋代。黄裳。曾戒观空与坐禅,惟因唐使说真筌。九年面壁谁能少,秘密先当得祖传。
喜王大自固陵归。宋代。刘攽。日月疾过隙,生者犹行客。念君于此中,复久事远役。岁暮山林闭,天寒雪霜积。归来道路勤,稍见车马色。田事未宜缓,春冰行解释。相从今其时,迨此役车息。
水调歌头。宋代。华岳。英荚才开六,宝历已当千。人间收尽繁溽,凉意入虞弦。尽道荐衡交剡,更值生申佳节,喜色动闾阎。终夜望银汉,文宿贯台躔。定燕秦,封晋魏,信当然。处处红莲开幕,曹掾岂能淹。见说玉堂飞诏,已许金闺通籍,蓬岛伴神仙。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用樵侄渔舟韵。宋代。钱时。 乐天知命吾付求,粗缯大布心休休。小山松桂岁寒友,一日不见中三秋。白云岩上飞相逐,白云岩前一窗足。秋花未落春花开,办得工夫万宠辱。长安贵人争轻肥,高桅大柁去复来。岂不见渔好生涯,受用不尽一瓜皮,炙手可热渠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