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十八》是魏晋时期的一首诗词,由应璩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丰隆赐美味。
受嚼方呥呥。
鹿鸣吐野华。
独食有何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在丰盛的宴会上享用美食的情景。诗人描绘了美食的美味以及他独自享用的滋味,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宴会上品味美食的场景。首句“丰隆赐美味”表达了宴会上供应的丰盛美食,给人一种食欲被激发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受嚼方呥呥,鹿鸣吐野华”描绘了诗人品尝美食时的愉悦感受,通过咀嚼的声音和鹿鸣的声音,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感。最后一句“独食有何甘”提出了一个反问,表达了即使是独自享受美食,也充满了满足和享受。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享受,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美食的味道和自然的声音,将读者带入一个丰盛美好的宴会场景中,让人感受到美食的诱人和享受的情景。这首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美食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对于美食和生活的思考。
(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应璩。(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溪翁。明代。边贡。未觌溪翁面,中宵梦已先。关山非逆旅,舟楫是登仙。雁语惊霜别,莺啼候谷迁。烟波夕渺渺,留恨满江田。
游龙岩三洞之间。元代。周砥。商颜紫芝久不采,淮南丹书竟安在。仙人劝我三洞游,身如骑龙到东海。海气茫茫云雾回,白波卷雪连山来。双童手弄海底日,红光一道金莲开。瑶草绿可折,琼树花冥冥。昔人炼丹丹灶在,锦苔绣石光清荧。雷行半空中,逢逢击天鼓。玉女鸾笙时下来,前头四足神鱼舞。醉拂珊瑚鞭玉虎,我欲因之穷洞府。闻访八公五云里,为说苍生受辛苦。不然飞出西华巅,太极总仙之洞天。安得周回更二千,直与龙岩之洞相钩连。莲花峰上重携手,笑揽霞觞窥八埏。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五十一。宋代。曹勋。范仙最所长,画牛诚绝笔。围模大小定,毛孔不少失。膊腕与腹胯,一牛动数日。惟我颇得之,卧起尽纤悉。
寄吴少君山人。明代。斯学。知君好芳草,荷芰半衣裳。一别春山绿,几经秋叶黄。海门生片月,江寺送残阳。曾有天台梦,相携度石梁。
宫中作。唐代。钱俶。廊庑周遭翠幕遮,禁林深处绝喧哗。界开日影怜窗纸,穿破苔痕恶笋芽。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谢公未是深沉量,犹把输赢局上夸。
秋柳。明代。梁指妹。千条垂线带斜晖,青翠于今恨转非。为忆画眉人已没,泪痕洒对学湘妃。
九日诸人集于林。唐代。杜甫。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含笑。明代。祝允明。如皋未射息侯亡,不作梁家龋齿妆。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将烽火误君王。
绵州巴歌。清代。佚名。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约诸君游范园看杏花。明代。高启。去年春色近清明,万匝烟花夹晓城。西苑相逢车马问,何人不是踏春行。今年人迷去年道,风雨不来花自扫。僧寺庭空半紫苔,侯家宅废皆青草。纵然无主一株存,憔悴尘沙不可论。野外日斜啼鸟散,消愁无处却消魂。魏公园林芳坞下,闻有柔枝正堪把。休言乱后少花看,得到花前人亦寡。明日寻君君莫违,共随游蝶弄晴晖。闭门梦断江南晚,忍见迢迢春自归。
谢寄端砚四首。宋代。曾几。治中长啸得石砚,乞与衰翁一笑开。小试松煤便终日,必知渠是下岩来。
读折诗效其体。宋代。方岳。左耳听比邻,哀哀哭其夫。家破肉未寒,欲与死者俱。右耳听嫠妇,呱呱哀其雏。夫亡仅一女,不自禁毒痡。揽衣夜同晨,铙鼓何喧呼。谁何过丧车,送骨荒山隅。中年自多感,人世何所娱。闻见又如此,坐叹岁月徂。明朝计安出,痛饮真良图。
题旅舍壁。宋代。陆游。地旷风号木,天高日脱云。村名步头换,县界驿前分。蒿艾春侵路,鸡豚暮识群。敲门就炊爨,一饭敢忘君?
用逮子韵奉赠郑禹功参议。宋代。曾几。雨馀依砌上苍苔,竟日山房闭不开。下马厌闻生客至,敲门喜见故人来。长哦绿竹诗三叠,小酌黄花酒一杯。此外相看复何事,团蒲隐几湛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