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朗读

《诗》是一首出自魏晋时期诗人陈琳之手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仲尼以圣德。
Confucius, with his virtuous character,
行聘徧周流。
Traveled far and wide to seek employment,
遭斥厄陈蔡。
But encountered rejection and adversity in the states of Chen and Cai,
归之命也夫。
Yet, he returned as destiny decreed.

这首诗词描绘了孔子(仲尼)的经历和心境。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他的圣德使他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仰。诗的第一句表达了孔子以他的圣德为基础,在追求职位和事业的过程中广泛游历。他希望能够为各个国家和领导人服务,传播他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然而,第二句描写了孔子在陈国和蔡国遭遇了斥责和困厄,这表明他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尽管他的圣德和智慧被人们所称颂,但仍然有人不接纳他,让他感到沮丧和困惑。

最后一句表达了孔子归家的命运。尽管他面临了挫折和困境,但他接受了这个命运,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这句话传递出一种对命运的顺从和接受,同时也表达了孔子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的坚守。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孔子的经历,表达了对圣人的崇敬和敬意。它展示了孔子追求道德和智慧的执着精神,以及他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坚强品质。这首诗词也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无常,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并顺从命运的安排。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琳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陈琳朗读
()

猜你喜欢

漾秋晴,又黄花将绽,未拟擘吟笺。白袷才收,青衫欲湿,狂奴风调谁怜。

还记得、分题椒壁,到而今、刚剩墨痕鲜。亚字城西,赤阑桥畔,前度流连。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

日之出矣,于彼扶桑。
凤之鸣矣,于彼高冈。
匪高刚鸣,朝阳之光。

()
气当以志帅,心岂为形役。
未知政奚先,亦各职其职。
相期边幅捐,安用竿牍饬。
勉旃正吾鹄,其中非尔力。
()

同榜同僚是别缘,所存相近复相便。性情疏懒忘官检,襟抱平夷学古贤。

仁者才谋当济物,吾曹名利久推天。须知白首相逢日,不失初心始自全。

()

政术平生欠讲明,赖公关决可蒙成。食新虽有丰登望,阖郡宁无叹息声。

因为赛神携一榼,暂能择胜驻双旌。归来依旧尘劳在,不尽逍遥物外情。

()

惊看鸿雁北,归带白门秋。恋弟耽孤托,思亲畏远游。

装轻惜道路,老至爱朋俦。来岁黄花发,东篱一径留。

()
风月分公宇,图书静客堂。
交情知烂熳,暇日想徜徉。
我老嗟筋力,诗成损肾肠。
报章惭不敏,秋至足悲伤。
()

一入深笼损翠衣,陇云秦树事全非。
月明万里归心切,花落千山旧侣稀。
栖傍玉楼春昼永,梦回金锁曙光微。

()

风颠用尽到无馀,一个棺材八个舁。舁出镇州城外去,听他木铎自分疏。

()
儒冠林立更鸿生,经倚菑畲道可耕。
便合摘髭书桂籍,未须拥鼻避时名。
似闻眕梦成三耳,会见惊人取一鸣。
讲易露门谁第一,伫君重席振家声。
()

天宁寺里访诗仙,又蹑飞云过霅川。留得新词耀新景,杏花摇艳碧罗天。

()

天风吹白云,日落山更碧。理棹泛清流,濯缨俯幽石。

悠悠潜渊鱼,矫矫冲霄翮。物性各有安,人生叹为客。

()
尝评节物佳,无出九日上。
岂独为黄花,端由有元亮。
()

极目总悲秋,衰草似粘天末。多少无情烟树,送年年行客。

乱山高下没斜阳,夜景更清绝。几点寒鸦风里,趁一梳凉月。

()
瓜步投鞭湿马尾,吴江独是衣带水。
阳侯不敢驾风涛,神剑自断长虹死。
木罂夜半飞渡军,缚筏驱丁命如曦。
波心两龙忽跳出,一声金鼓波神位。
()

渐通湖口路,田家傍碧浔。早稻鹅黄嫩,秋枫翡翠深。

唱歌摇慢橹,打鼓振高林。候吏仍津渚,那知物外心。

()

三万六千顷,七十二芙蓉。晓烟浩浩不尽,晓水更濛濛。

帆影芦蒲深处,人影琉璃明处,雁影界长空。山色互萦绕,一百里东风。

()
开岁晴天亦太悭,六花日日舞檐端。
浑然一色无分别,也把梅花作雪看。
()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采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

玉漏频催夜气清。篆烟深锁绣帏轻。满庭明月照残更。

雁柱十三空寄恨,关河百二总离情。春恨何事巧相侵。

()
麈中麈,君看取。
下一箭,走三步。
五步若活,成群趁虎,正眼從来付猎人。
()

鸣雨过庭除,病骨崚嶒不自扶。强倚阑干成小立,萧疏,立困依然作宰予。

惊觉失华胥,楼外青山落照馀。谁似庄周能化蝶,蘧蘧,心上闲愁一点无。

()
天上河源落五台,楼前澄影隔尘埃。
杨花春尽帆归远,楮岛烟消雁影来。
物色不随游子去,芳樽今为使君开。
三韩胜地皆方丈,更借仙风倾一杯。
()
诗文虽两途,理义归乎一。
凤骚凡几变,晚唐诸子出。
本朝师古学,六经为世用。
诸公相羽翼,文章还正统。
()

渡头脆柳不堪攀,岭背彫枫尚见斑。店小青旗低拂马,寺荒苍藓暗封关。

但知鱼乐如吾乐,未必僧閒似我閒。忽忆去年今日处,楚山欲尽见秦山。

()

行不得哥哥,世无商王,谁开网罗。

()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

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
浮丘羽化几经年,千仞青溪有洞天。
丹灶石床依旧在,云深何处问神仙。
()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

滔滔江汉流,归海自有时。皎皎众星出,明月敛其辉。

竞智未必是,逃名未为非。金马可陆沉,酣饮不复疑。

()

金简摄苍水,乖龙甘不逃。凭依太古智,天半蟠其巢。

高捧巨灵掌,残擘周处刀。诸佛谁咒毒,坏壁镌周遭。

()

八月过新雨,行云弄晚凉。
山川乍明晦,禾黍半青黄。
西去真何事,东还非故乡。

()

偶与幽人期,颇惬沧洲趣。
岚影倒虚碧,天光澹晴素。
烟横双鹭起,水落孤帆度。

()

武当山高几万丈,中有千年灵寿杖。金光玉芝秀所钟,生在青霞石嵓上。

雨舟先生道者流,赠我一枝东海头。琅玕润滑铁坚瘦,昂首屈项苍精虬。

()

太守将西渡,其言未必真。天聪明绝域,海国赖斯人。

隐慑无形患,初回有脚春。瀛壖百万口,造物岂非仁。

()
谓是无情者。
又如何、临歧欲别,泪珠如洒。
此去兰舟双桨急,两岸秋山似画。
况已是、芙蓉开也。
()

苍天毒我生,顾复自孩婴。元夜维蛇梦,三山寿斝倾。

星毬明烜赫,鳌岛峻峥嵘。乐事都如梦,伤心母道情。

()
使君仙骨迥无俦,合上琼楼倒玉舟。
雪里渔蓑诗更好,盛传僧舍与歌楼。
()

()
采采黄金蘂,盈盈白玉觞。
露兰何足饮,自觉肺肝香。
()
别样清芬扑鼻来。
秋香过后却追回。
博山轻雾锁崔嵬。
珍重芗林三昧手,不教一日不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