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

北望朗读

《北望》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郑思肖。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紫塞风高直北秋,
黄河水自向东流声。
穆王御马还宫日,
沲经内封疆只属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北方的景色和历史传承。诗人郑思肖以崇尚自然、追忆历史的情感,表达了对北方秋天的景色以及中国历史的思考。

赏析:
第一句描述了北方紫塞地区秋天的景色。紫塞是古代指西北边境地区的词语,风吹得很高,意味着北方的秋风猛烈而凛冽。这里也隐含了北方的荒凉与辽阔。

第二句提到了黄河向东流淌的声音。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从西向东流经黄土高原,奔腾而过。它的水流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北方的壮丽和雄浑。

第三句讲述了穆王归来的日子。穆王是指西周的一位君王,他的归来象征着古代中国历史的循环和传承。这里用御马还宫来表达穆王归来的盛况,体现了尊崇历史的情感。

最后一句提到了沲经内封疆属于周朝。沲是古代黄河的一条支流,内封疆指的是周朝的疆域。这句话表达了对周朝古代历史的尊重,强调了中国历史的延续。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北方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历史人物和河流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和敬仰之情。诗人郑思肖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启发读者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郑思肖朗读
()

猜你喜欢

花开时节趁柔金,冷露繁霜未许侵。
况是天香无欲韵,一樽清赏有知音。
()

剥啄谁叩门,开门得吾友。握手一大笑,慰我离群久。

之子富才具,事业可力取。瞻望青松姿,衰迟愧蒲柳。

()
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间遥。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飞花随蝶舞,艳曲伴莺娇。
今日陪欢豫,还疑陟紫霄。
()

云亸钗梁倚鬓鸦,玉温冰洁谢铅华。欲知占断人间韵,便是春风最后花。

()

涧香霞影绕楼台,卷箔凭阑耳目开。况从旌旗近鸾凤,

可怜谈笑出尘埃。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

梦帝资良辅,生申恊圣期。妙龄谈国体,初筮得家规。

侃侃当官色,循循待士辞。法冠曾触佞,谏纸讵容私。

()
小楼重。
下帘栊。
万点芳心绿间红。
秋千图画中。
()
惟生在勤,勤是及时。
惟时之趋,时不尔违。
()
长公本喜饮,半入野入腹。
南洲春梦婆,亦复开醉目。
尚想晋流丽,鳖饮更升木。
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
()

龙沙茫茫雪如雨,大窖雪寒羝不乳。孤臣持节十九年,忍死不降思报主。

方今世事纷如雨,同安虎头真忠臣。江州太守骨已朽,尚书却作洪都守。

()

老能劝学照余生,似夜随灯到处明。
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

华省傍画垣,闶门夹朱户。纵横太弩署,回薄公车府。

自为含香吏,宿直卧周庑。徂宵秋已深,莎鸡振其股。

()
药病相治见最难,百重关锁太无端。
金鹅道者来相访,学海波澜一夜干。
()
富贵男儿昼锦衣,天涯漂泊众心违。
人情钩饵惊鱼去,世界瓶羅碍雀飞。
隐去甘从山鬼唤,狎游宁堕海翁机。
草堂犹在终归去,只恐风尘白发微。
()
丈六金身本自然,如今丈六示齐肩。
当时若起亭亭立,只恐才余尺五天。
()
彩绛缝囊海上舟,月团苍润紫烟浮。
集英殿里春风晚,分到并门想麦秋。
()
几尺雪藏山径暮,一枝梅簇洞门春。
溪头昨夜冰寒绿,风捲彤云发晓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