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失调名朗读

《失调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赵佶,这首诗词的内容是描述了一位妃子卷起珠帘、整理金奁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卷起珠帘。
看是谁家妃子,收拾金奁。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妃子卷起珠帘、整理金奁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优雅和高贵。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这个画面,展示了妃子的华丽和宫廷的富丽堂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失调的情感。

赏析:
《失调名》这首诗词运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呈现了一种宫廷气息和豪华场景。卷起珠帘和收拾金奁都是表达妃子高贵身份和生活环境的细节描写。诗人没有详细说明妃子的身份和所属的宫廷,给读者留下了一丝神秘感。

然而,诗词的标题《失调名》却与诗词的内容产生了一种矛盾。失调一词可能暗示了妃子内心的情感状态与外在环境的不一致。这种失调可以理解为妃子在宫廷生活中的困惑、无奈或不安,她可能面临着权力斗争、宫廷纷争或个人命运的波折。诗人通过这个词汇的运用,赋予了整首诗词一种微妙的情绪和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一位妃子在宫廷中的场景和情感状态。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暗示,诗人创造了一种华丽而又失调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想象空间,让人对妃子的身份和内心世界产生了一些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赵佶朗读
()

猜你喜欢

二月发官道,江水深且幽。问言欲何往,述职朝帝州。

东风生蘋末,时雨忽已收。古驿出高岸,嘉树临芳洲。

()

颇疑流水动朝馡,错认荷风上晓衣。愿借微风风不已,便随芳气达罗帏。

()

高台落照问归津,击剑悲歌独怆神。旅邸风尘非昔日,中原豪杰更何人。

联舟会有南宾雁,候径应逢故国春。四百峰头孤月在,梅花开遍酒如薰。

()

怒石蹲林莽,髡茆贴水涯。有僧容借榻,逢客可为家。

花气和香韵,禅灯分月华。流莺方睡稳,聊共听鸣蛙。

()
他人哭我我无知,我哭他人我则悲。
今日我悲君不哭,先离烦恼是便宜。
()

遇合从今却未迟,暗投当日不须悲。冲牛夜色依然紫,问马天机竟是骊。

莲锷渐看出匣后,霜蹄还待过都时。槐黄转盻秋期近,念我宁惭报玖诗。

()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
村市夜骑黄犊还,却登小阁倚阑干。
银河斜界晓天碧,璧月下入秋江寒。
吾辈身闲且饮酒,人生事定须阖棺。
元自胸中著云梦,莫惊绿鬓耐悲欢。
()
夜发沔阳驿,坡陀冈阜重。
月斜欹帽影,霜重湿裘茸。
野岸鸣枯叶,烟林度晓钟。
梁州明日到,一笑解衰容。
()

德邵龟龄迈,神全鹤发春。管宁安皂帽,龚胜谢蒲轮。

小楷名空在,遗言意更亲。平生知己恨,泪落霅溪滨。

()
天下三分事未终,已施德惠过江东。
谁知叔子深长计,但道中兴是茂弘。
()
真见实不见,当台镜中面。
元是本来人,不著求方便。
()
磨急锯霏琼屑,汤鸣车转羊肠。
一杯聊解水仙浆。
七日狂酲顿爽。
指点红裙劝坐,招呼岩桂分香。
()
嗟若时之彦,怀哉昔并游。
十年追几砚,一别见坟丘。
满目皆陈迹,伤心未白头。
风流何处尽,颍水去悠悠。
()

岸脚插江深,洄潭摇石影。舟行若天游,妙处心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