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赵佶,这首诗词的内容是描述了一位妃子卷起珠帘、整理金奁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卷起珠帘。
看是谁家妃子,收拾金奁。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妃子卷起珠帘、整理金奁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优雅和高贵。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这个画面,展示了妃子的华丽和宫廷的富丽堂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失调的情感。
赏析:
《失调名》这首诗词运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呈现了一种宫廷气息和豪华场景。卷起珠帘和收拾金奁都是表达妃子高贵身份和生活环境的细节描写。诗人没有详细说明妃子的身份和所属的宫廷,给读者留下了一丝神秘感。
然而,诗词的标题《失调名》却与诗词的内容产生了一种矛盾。失调一词可能暗示了妃子内心的情感状态与外在环境的不一致。这种失调可以理解为妃子在宫廷生活中的困惑、无奈或不安,她可能面临着权力斗争、宫廷纷争或个人命运的波折。诗人通过这个词汇的运用,赋予了整首诗词一种微妙的情绪和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一位妃子在宫廷中的场景和情感状态。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暗示,诗人创造了一种华丽而又失调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想象空间,让人对妃子的身份和内心世界产生了一些思考。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赵佶。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广陵舟中赠张叔勉。明代。童轩。二月发官道,江水深且幽。问言欲何往,述职朝帝州。东风生蘋末,时雨忽已收。古驿出高岸,嘉树临芳洲。张君平生友,隽雅孰与俦。推篷时适我,握手仍相留。谈笑杂谐谑,气味欣且投。感兹会晤意,孰云离别愁。君才岂凡近,力学追前脩。沉渊匿神物,伏枥淹骅骝。青云谅非远,白首宁足忧。而我迂鄙质,与世恒仇尤。东台偶承乏,窃禄良可羞。遥遥川路长,去去移轻舟。斜日照孤渡,苍烟飞白鸥。明日淮阴酒,拟换囊中裘。
柳中人四绝 其三。明代。郭之奇。颇疑流水动朝馡,错认荷风上晓衣。愿借微风风不已,便随芳气达罗帏。
出都门。明代。王渐逵。高台落照问归津,击剑悲歌独怆神。旅邸风尘非昔日,中原豪杰更何人。联舟会有南宾雁,候径应逢故国春。四百峰头孤月在,梅花开遍酒如薰。
春夜世立携客过访息庐 其二。明代。李之世。怒石蹲林莽,髡茆贴水涯。有僧容借榻,逢客可为家。花气和香韵,禅灯分月华。流莺方睡稳,聊共听鸣蛙。
哭夫诗百首(录十首)。明代。薄少君。他人哭我我无知,我哭他人我则悲。今日我悲君不哭,先离烦恼是便宜。
答陈生心文。明代。卢龙云。遇合从今却未迟,暗投当日不须悲。冲牛夜色依然紫,问马天机竟是骊。莲锷渐看出匣后,霜蹄还待过都时。槐黄转盻秋期近,念我宁惭报玖诗。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唐代。元结。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醉中夜自村市归。宋代。陆游。村市夜骑黄犊还,却登小阁倚阑干。银河斜界晓天碧,璧月下入秋江寒。吾辈身闲且饮酒,人生事定须阖棺。元自胸中著云梦,莫惊绿鬓耐悲欢。
沔阳夜行。宋代。陆游。夜发沔阳驿,坡陀冈阜重。月斜欹帽影,霜重湿裘茸。野岸鸣枯叶,烟林度晓钟。梁州明日到,一笑解衰容。
本斋先生挽诗 其二。元代。赵孟頫。德邵龟龄迈,神全鹤发春。管宁安皂帽,龚胜谢蒲轮。小楷名空在,遗言意更亲。平生知己恨,泪落霅溪滨。
羊叔子画像。宋代。王柏。天下三分事未终,已施德惠过江东。谁知叔子深长计,但道中兴是茂弘。
金刚随机无尽颂·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宋代。释印肃。真见实不见,当台镜中面。元是本来人,不著求方便。
西江月(和董令升燕宴分茶)。宋代。王之道。磨急锯霏琼屑,汤鸣车转羊肠。一杯聊解水仙浆。七日狂酲顿爽。指点红裙劝坐,招呼岩桂分香。看花不觉酒浮觞。醉倒宁辞鼠量。
王子直挽辞二首。宋代。苏颂。嗟若时之彦,怀哉昔并游。十年追几砚,一别见坟丘。满目皆陈迹,伤心未白头。风流何处尽,颍水去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