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

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朗读

《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昌四见碧桐花,
一睡三餐两放衙。
也有云山开百里,
都无城郭凑千家。
长桥夜月歌携酒,
僻坞春风唱采茶。
即事便成彭泽里,
何须归去说桑麻。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作者在平昌地区的所见所感。他看到碧桐花开满了四面,生活轻松自在,一觉醒来就有三餐可吃,不用去公务机关排队办事。这个地方的山水美景开阔广袤,却没有城郭,人烟稀少。夜晚,在长桥上赏月,品尝美酒,歌唱欢快的歌曲;在僻静的山坞里,感受春风,唱着采茶的歌谣。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安居乐业,不需要返乡务农。

赏析:
这首诗词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平昌地区生活的向往和喜爱。通过描绘平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先,碧桐花的描绘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繁荣,四面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作者提到自己的生活条件,一睡醒来就有三餐可吃,两次放衙(指公务机关)的时间,暗示着生活无忧无虑,没有繁琐的公务事务。

然后,作者描述了平昌地区的山水美景,云山开阔百里,没有城郭,凑不满千家。这里的山水景观辽阔壮丽,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拥挤,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接下来,作者以夜晚在长桥上赏月、携酒歌唱为情境,表达了自由自在、尽情享受生活的心境。而在僻静的山坞中,感受春风,唱着采茶的歌谣,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即事便成彭泽里,何须归去说桑麻。”表达了作者对平昌生活的满足,认为在这里即使没有彭泽(指彭泽县)那样的繁华,也无需回去种桑麻(指务农),因为平昌已经是一个让人满意的居住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平昌地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词中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冷漠态度。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抒发了作者对平昌地区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汤显祖朗读
()

猜你喜欢

欲向江头买钓蓑,短篷轻楫溯烟波。末赓楚泽骚人赋,且听沧浪孺子歌。

杜若雨晴秋色老,芙蓉霜冷月明多。湘灵倘肯怜乡曲,应傍西风鼓瑟过。

()

稃屑为饘不满瓯,焚茅烘暖敝绵裘。老翁自说因何瘦,连岁田禾不得收。

()

()

()

青帝来时值晚芳,有时经雨乍凄凉。玉笙声里鸾空怨,细嚼花须味亦长。

()

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绿。木倾柯而落英。

履代谢以惆怅。睹摇落而兴情。信皋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

()

翠烟无意撩书幌。带芳草、侵云渐长。晚风初作落花声,九十将阑未赏。

南园路、风光暗想。听唤雨、鸣鸠两两。小池水皱萍漪绿,泛得红香惝惘。

()

瓯中有莹石,伴余十二时。还历十二纪,当忆瓯前诗。

()
切土全身尽上锹,路探兴凯水齐腰。
端阳七队曾牛饮,大雪三冬在虎饶。
地里葵花和雨面,袖中茶叶当烟烧。
辛勤最是催更鸟,日日催人过小桥。
()

先生句法从江夏,今代词人孰比肩。戏出小诗还会否,要收万斛作泓泉。

()
清夜何晏晏,客眠亦复佳。
邻钟唤我觉,咽咽闻城笳。
披衣行中庭,星汉已横斜。
缺月挂西南,皎皎流清华。
()

我归万里初无宅,凤去千年尚有台。
谁为绕池先种竹,可怜当砌已栽梅。
囊资只数腰金在,归计长遭鬓雪催。

()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惭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

顾我从来奈烹煮,况复颠风并怪雨。出门未必趁鸿鹄,闭门何曾下縿缕。

比来重作坐禅僧,日与虚空相晤语。初非小智肯自私,终谓大国不可怒。

()

炎精八叶巳中衰,千载荒陵竟属谁。寝殿有垣悲踯躅,苑门无地觅罘罳。

祥开沙麓沟中绝,祸变阶墀土未夷。飒飒凉风吹客鬓,不堪兴感立多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