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朗读

《又》

暑往钟山阿,
岩幽清兴多。
薰风自南发,
森松鸣弦歌。
玄猿啸白日,
丹凤巢桐柯。
灵芝秀深谷,
祥云盛嵯峨。
树隙观天碧,
天清似绿荷。
迥闻樵采木,
曲涧沿珠螺。
鸟乐山深邃,
予欢颜亦和。
野人逢问处,
乐道正婆娑。

中文译文:
夏天已离去,钟山上的小山坡,
幽静的岩石中充满了欢乐。
微风从南方吹来,
松林中鸣响着弦歌。
黑猿在白日啸叫,
红凤筑巢在桐树枝上。
深谷中生长着灵芝,
祥云盛开在嵯峨的山峰上。
透过树隙看到天空的碧蓝,
天空清澈如绿色的荷叶。
远处传来樵夫采伐木材的声音,
曲涧沿着珍珠般的螺旋流动。
鸟儿在深邃的山中欢乐,
我也因此而欢笑。
在山野中遇到问路的人,
愉悦地指引正是婆娑的道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描绘了一个幽静山野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通过描绘钟山的景色,展示了山间清幽的氛围。薰风自南方吹来,松林中的鸟儿鸣唱,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玄猿在白天高声啸叫,丹凤筑巢在高大的桐树上,生动地表现了山中的生物多样性。

诗中还描绘了山中的灵芝和祥云,灵芝在深谷中秀美生长,祥云盛开在高耸的山峰上,给人以神秘和宏伟的感觉。

诗中的树隙观天碧、天清似绿荷等描写,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深的喜爱。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与山野相遇的情景,作者欢迎问路的人,并乐意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这体现了作者追求心灵的宁静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山野的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读者在赏析中可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情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朱元璋朗读
()

猜你喜欢

青苔地上消残暑,绿树阴前逐晚凉。轻屐单衫薄纱帽,

浅池平岸庳藤床。簪缨怪我情何薄,泉石谙君味甚长。

()
赋念奴娇,洗千载之诬蔑,以祛流俗之惑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_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

八月当秋社,儿童报雁来。稿砧相别久,莫是有书回。

()

忆昔寻梅汉水傍,故乘微霰渡澄江。如今飘泊闽山侧,拥褐安禅听打窗。

()

我叹卿谋命,凄然实不犹。功名艰北阙,贫病托南楼。

眼贮三

()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余悲,暮烟声更咽。

()

趣驭不遑辞地主,趁晴唯且荷天公。县楼归去劳东望,早就新篇寄好风。

()

天藏仙境不知年,新作高台更凿泉。罗立秀峰三百里,一齐飞翠到芳筵。

()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

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

()

绿水风恬波静,红楼雨过凉生。一曲紫箫听罢,扁舟已过芜城。

()

经年不见刘郎画,山色溪光共可人。底事往来沧海客,钓舟容易许相亲。

()

怜君提宝剑,东去觅徐君。可惜看花伴,翻同落叶分。

泪倾鄞海月,心断剡溪云。箧内收遗草,传来不可闻。

()

五星三命元非古,后世推详便尔灵。若舍根源求克应,晓窗谈说自堪听。

()

半屋云霞与鹿分,两株古木正当门。
野花自落东流水,坐对青山酒一樽。

()
二月风柔雨霁初,芳塘流水碧珊瑚。
欲维画舫丝犹弱,稍扑湘帘絮已无。
微影扬波惊鲤队,新阴分色映鹅雏。
调筝莫按《阳关》曲,时到藏鸦兴未孤。
()

不重紫花能消热,不羡张公大谷希。只爱关东土上长,汁酸肉涩墨作皮。

王公一张口,走杀百群黎。满筐二百或三百,昼夜担向玉京驰。

()

我有方寸心,安在六尺躯。怀山复怀□,□□□□□。

水能澄不浑,剑用持复酬。珠已含报恩,□□□□□。

()
湖光如鉴月如珪,月下湖中两桨飞。
鹤氅四垂冰骨爽,夜深疑自广寒归。
()

海潮之来自古昔,天下诡观称钱塘。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

观其映日始一线,何处群鹭纷然翔。渐闻鼓声震原野,疑是三军嚣阵行。

()

寂寂萧萧过雨凉,感怀无那酒浇肠。春前种树花成雪,秋后归人鬓已霜。

梦误似当临旧址,秋深犹自滞间乡。古今此恨多同调,几处青山野薤芳。

()
谁伴明窗独坐。
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
()

夙直通明殿,云空雪片飞。履高防失足,怜湿畏沾衣。

宫跸传来远,期簪望不稀。阳和通帝德,瑞白满皇畿。

()

平池落金雨,野径栖绿云。泠泠九天风,月底吹清馨。

暇日足胜游,临池结鸥盟。相期在岁寒,抱节同孤贞。

()

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嘉宾自远至,觞饮夜何其。

宰邑视京县,归来无寸资。瑰文溢众宝,雅正得吾师。

()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肉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

北山饶风雪,东山西山多网罗。唯有南山足樵采,其若白额斑文之虎何。

嗟虎胡乃白额而斑文,目为流电飙若奔。低头前告言:“汝虎既为百兽之王,奈何搏噬绝其群。

()
病香无力傍栏干。
风雨送春还。
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

白鹤珠宫写洞章,玉炉无火自腾香。
道人睡熟深庭月,眉里经声诵自长。

()

此会君能说。是死生、西山孤竹,南阳诸葛。一卷农书题野老,恨未髯霜鬓雪。

叹末路、千钧一发。破碎山河闲甲子,能几番、收泣谈风月。

()

路转囊山北,扶舆忆旧过。
乾坤征战久,游宦别离多。
瘴树余红叶,春江又绿波。

()

江边杨柳翠萦回,柳外人家罨画开。一夜东风花落尽,千年华表鹤归来。

暮云山出远浮黛,春雨水添浓泼醅。莫舣扁舟访陈迹,白头怀抱易生哀。

()
山豫乘金节,飞文焕日宫。
萸房开圣酒,杏苑被玄功。
塔向三天迥,禅收八解空。
叨恩奉兰藉,终愧洽薰风。
()
世味平时虫臂轻,独留意气与君倾。
向来缱绻资磨玷,拟话分携已怆情。
盛际功名方策足,他年车笠肯渝盟。
汉廷取重张廷尉,可待区区结袜生。
()

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

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

()
学古忘衰疾,斋心洗昨非。
拳拳奉天理,坦坦息心机。
改过先幽隐,收功在细微。
耄期犹自警,俯仰惜余晖。
()
客舍逢桃李,清樽聊自欢。
梦中经夜雨,醉里度春寒。
草色远还绿,鸟声晴更繁。
预期多病眼,花发更辞看。
()

徙倚上危梯,云空望眼迷。
雁声秋信北,鸦背夕阳西。
岸远舟逾小,水高山陡低。

()

君擅鸟迹书,为余表酒垆。笔精笺素外,目遍锦文馀。

仰视先天象,旁窥历代墟。袖中字不灭,此意等璠玙。

()

汛扫天坛事老君,即从年少悟奇文。青童汲井朝分乳,玉女裁衣夜染云。

水上赤鱼还可驾,山头白鹤自成群。遥知客去能长啸,月冷天空半岭闻。

()

香亲紫荷陌,和气满长沙。黄堂庶寝春晓,风软碧幢遮。

天遣武夷仙客,来掌元戎金印,千骑拥高牙。收了绿林啸,喜动紫薇花。

()
万叠遥岑绿打围,晓寒空翠泼禅衣。
幽禽唤起萝窗定,闲看春云带雨归。
()
玉麈无心试出拈,山房春静燕窥檐。
相思独上青霞顶,閒倚栏干望塔尖。
()
独立精神未有伤,天风吹动太平洋。
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
()
蛮触争蜗角,兴亡土两丘。
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
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
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