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采莲曲朗读

《采莲曲》是明代于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
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
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
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作客。
万里关河归未得,争如池上锦鸳鸯,
双去双来到头白。采莲复采莲,
采莲还可怜。愿比莲花与莲叶,
不论生死根相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采莲的场景,以莲花和莲叶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第一句“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描绘了作者一天中不断采摘莲花和莲叶的景象,莲花艳丽,莲叶嫩绿,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

然而,接下来的几句“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花虽然美丽,但容颜不会永恒,莲叶像是怨恨早秋来临。

接下来的几句“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通过描绘秋风吹动碧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忧伤。绿色代表了莲叶的忧愁,红色代表了莲花的忧伤,暗示了人世间的痛苦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作客”表达了作者对功利和虚荣的质疑。每年都采摘莲花,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美丽,但采得的莲花到头来又有何用呢?莲花虽然美好,却缺乏情感,而丈夫却常常远离家园。

最后两句“万里关河归未得,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采莲复采莲,采莲还可怜。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相连”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团聚的向往和感伤。作者远离家乡,无法回到万里之外的关河,而与丈夫之间的相聚也像是池上的锦鸳鸯,时隔时合。采莲的行为成为了对家庭团聚的隐喻,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以采莲为线索,通过对莲花、莲叶和夫婿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幻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莲花和莲叶象征着美好和珍贵,但它们都是无情的,而夫婿则常常离家,使作者对家庭团聚的向往更加强烈。整首诗写景婉约,情感深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朗读
()

猜你喜欢

何物非可邻,聿向翁户设。
翁好诗更佳,萧然得三绝。
他家少年丛,徒尔歌舞热。
正如阅优场,未久意先辍。
()

几载春风别上林,逍遥吾已入山深。凭君照胆玄经在,未必能窥野鹤心。

()

忆昔扁舟此地过,樽前谈咏得羊何。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

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

()

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轻舟摇扬,心掀舞。
倦客今年续命,欠□彩缕。归期渐近,划地萦心绪。何日斑衣,更看迎门儿女。百怀且付,尊前蒲黍。

()
杜陵亦有天尺五,云母不似玻璃深。
西家钟鼓谩劳汝,我自书卷中晴阴。
()

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

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

()
烟冷瑶棂,神游贝阙。
芙蓉城里花如雪。
仙郎同蹑凤凰翎,千门万户皆明月。
地老天荒,山青海碧。
()
所栖幽致异人寰,野艇秋归碧浪间。
残日淡烟凝望处,参差楼阁认孤山。
()

胡雏南牧浙河空,多幸依然马鬣封。劳汝遥传一掬泪,霜前为洒万株松。

()

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渺连恨无远,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峰入梦,东渡襄西襄诗有声。

()

()

杨柳悲兮波练练,萸菊芳兮霜片片。暑往急宾鸿,秋来归社燕。

驱人形役困红尘,眼底光阴奔赤电。人生得丧恒有时,天道循环沧海变。

()
桥剪荷花两段开,荷花留我不容回。
不胜好处荷桥坐,政是凉时蚊子来。
()

山灵知我要山行,敛尽浮云放晓晴。已辨芒鞋穿鸟道,才倾俗耳听泉声。

神剜鬼凿无馀力,月榭风棂有许清。忽忆五年前到此,依稀如梦不分明。

()

荏苒逢佳节,招携见苦吟。乾坤双剑色,湖海一麾心。

柳密陶公署,花閒宓子琴。兰陵今夜月,百里为谁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