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近现代。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参考资料:
1、王伟.品经典 悟人生 诗词撷英卷.青岛市:青岛出版社,2010年4月:185-186页
据《鲁迅日记》记载,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郁达夫同王映霞于聚丰园宴请作者鲁迅,鲁迅结合7日前的谈话有感而作,当时同席的还有柳亚子夫妇。
参考资料:
1、张椿.名作集萃选讲(中国现代文学部分).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277页
2、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教材编写组.江苏省中学教师进修教材 现代文选.南京市: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教材编写组,1981年:54页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其中“运交华盖”是说生逢豺狼当道的黑暗社会,交了倒霉的坏运。“欲何求”、“未敢”都带有反语的意味,是极大的愤激之词,反衬出当时国民党统治者的残暴,形象地描画和揭示了一个禁锢得像密封罐头那样的黑暗社会,概括了作者同当时国民党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表明他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不抱任何幻想,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极端蔑视和无比的憎恨。由此衬托无产阶级战士不畏强暴,碰壁不回的革命精神。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其中“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指水深急处。这联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作者在“破帽"与“闹市”, “漏船”与“中流”这两不相应且对立的事物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过”和一个“泛”,再一次形象地表现出作者临危不惧、激流勇进的战斗精神,衬托出革命战士在险恶环境中是何等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这两句诗流露出诙谐、乐观的情趣,表现出寓庄于谐的特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全诗的核心和精髓,集中地体现出作者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前四句叙写处境和战斗行动,这两句揭示内心深处的感情,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推到了高峰。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人民的强烈的爱和对敌人的强烈的憎,表现了作者在敌人面前毫不妥协,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这句是全诗主题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感情表达的最高潮。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其中“小搂”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躲进”有暂时隐避下来的意思。 “躲"字,融合着巧与敢的双重意味。前一句十分风趣地道出了作者当时战斗环境的特点和善于斗争的艺术,反映出作者自信、乐观的心境和神情。后一句写无所畏惧、韧战到底的决心。这就把前一句的战斗内容揭示得更加鲜明,使寓庄于谐的特色表现得更加突出。既表明作者不管形势怎样变幻,前途如何艰险,决心为革命坚持不懈地斗争,又是对当时国民党统治者出卖民族利益的罪行的辛辣讽刺。这一语双关的结尾,增强了本诗的主题。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鲁迅从自己深受迫害,四处碰壁中迸发出的愤懑之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的硬骨头性格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
参考资料:
1、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教材编写组.江苏省中学教师进修教材 现代文选.南京市: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教材编写组,1981年:54页
2、 李云海.干部名篇选读.长沙市: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259页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秋夕同阮坚之潘景升泛月胥门江上。明代。邓云霄。出郭清尊散夕阴,蒹葭凫雁自萧森。德星正聚真人气,明月如窥吏隐心。对酒雄风舒阮啸,悲秋良夜称潘吟。仙槎一水堪乘兴,此际扁舟意转深。
别周侍郎五首。宋代。彭龟年。鹊有护巢心,鸦负夺巢力。纷争互胜败,卒乃覆其室。鲁鸡本非鹄,伏鷇出羽翼。我无拒尔心,万物同一息。
自赋。宋代。高翥。蜗角蝇头总是虚,何须留恋市朝居。老於亲戚情当密,贫与公卿分合疏。小涧草荒元种菊,故山尘满旧抄书。几时归去重料理,啸月眠云得自如。
水调歌头(次王运使韵)。宋代。京镗。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遥想将芜三径,自笑已穷五技,无语倚阑干。欲作天涯别,犹对俎尊闲。秋意晚,风色厉,叶声干。阳关三叠缓唱,一醉且酡颜。聚散燕鸿南北,得失触蛮左右,莫较去仍还。后日相思处,烟水与云山。
题陈国秀小园。宋代。文天祥。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园公非陇傭,独捎占春风。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
野人饷菊有感四首 其三。明代。张煌言。尝言爱菊耐霜威,晚节都甘与世违;只恐秋来容鬓改,几人插得满头归!
至前偶书。元代。方回。江南子月已春回,一日堪倾一百杯。朝饭太牢□□□,□窗西子月中梅。閒心自得无穷趣,老气犹夸未尽才。我近八旬经万变,傍观嬉戏小婴孩。
送赵子期使交趾。元代。陆友。万里交州道,还闻虎节驰。天王颁正朔,使者护蛮夷。瘴雨侵榕叶,腥风度竹枝。奉辞存大体,定服远人思。
夏夕 其一。明代。王夫之。西清开一曲,明绿半溪深。白鸟回峰碧,青林渡水阴。荷轻初露坠,风定暗香侵。隐几吾生事,萧然不自今。
访子威都事不遇。元代。黄清老。清晓抱绿绮,来就夫君弹。夫君久已出,野水流花间。石涧度微雨,秋生湖上山。松阴坐永日,心与云俱闲。人事有离合,白鸥聊共还。
题越观和方孚若韵。宋代。李曾伯。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九。明代。王夫之。山下秧争韭叶长,山中茶宝马兰香。逐队上山收晚茗,柰他布谷为人忙。
题九溪书屋赠姚生体乾。明代。王慎中。高才也有绝尘心,独傍含漪辟远林。竹屋数椽容偃仰,溪流九
有所思。元代。朱希晦。虚闻将帅拥彤戈,勇锐谁如马伏波。几处烽烟连夜急,四郊风雨向秋多。最怜绝汉歌《黄鹄》,却怪长安餍紫驼。俯仰乾坤增感慨,悠悠身世定如何。
少参漆公太史赵公过浮丘 其二。明代。黎民表。阁道丹梯驾泬寥,青松飞盖影相交。尊前共揽苍精佩,花下同趋绛节朝。紫气关门仍不散,赤松天路肯相邀。楼船已息重溟浪,策杖何时过野桥。
清明日雨中闻鹃二首。宋代。杨公远。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最是初闻处,令人沾欲倾。
夜乐洞。明代。释古诠。天风吹万窍,坐听辨钧天。卜昼辞瑶席,良宵出管弦。吹笙自缑岭,鼓瑟来湘川。迥异人间世,应为何代仙。
晚春。宋代。邓深。雨催柔绿上桑枝,新霁浮云未尽归。寂寂帘栊留燕舞,阴阴查柳护莺衣。莫于绮席嫌筹并,已觉青春作鸟飞。满径落花愁踏损,羊欣切勿款柴扉。
宿巴东县。明代。韦宪文。山路沿江得驿邸,巴城俯瞰急湍西。天边楚峤批鸿断,峦上川云罩树低。磷火夜明催犬吠,叶声秋急应猿啼。看诗壁上多磨灭,欲向高崖大字题。
啁少年。唐代。李贺。青骢马肥金鞍光,龙脑入缕罗衫香。美人狭坐飞琼觞,贫人唤云天上郎。别起高楼临碧筱,丝曳红鳞出深沼。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自说生来未为客,一身美妾过三百。岂知劚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长得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赠广陵妓。唐代。张又新。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
赠经长老。宋代。刘过。菜肚老子禅已饱,爱人从臾作诗僧。客来无处著欢喜,一语不曾谈葛藤。
答和魏太学见慰之作。明代。王世贞。倦飞谁不爱林萝,况有新诗慰藉多。身是王生宁结袜,门如翟尉任张罗。蠹鱼渐老犹飧字,蛙黾何能且和歌。奉帚主恩吾岂薄,西施其柰浣纱何。
夜听妓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谢朓。琼闺钏响闻,瑶席芳尘满。要取洛阳人,共命江南管。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知君密见亲,寸心传玉碗。
扬州怀古十六首 其十三。清代。何震彝。楼阁玲珑百宝装,延和奢丽甲维扬。最怜纸醉金迷地,转瞬都成瓦砾场。
西江月 丙寅春日偶成。清代。陈静英。终日凉凉踽踽,频年冷冷清清。一身多病叹伶仃。如此桑榆暮景。膝下双珠何处,关山迢递难亲。一羁南楚一燕京。目断天边雁影。
华灯焰煖,红云影绕,蟾魄荡梅痕。相对忘年,未知谁主,不道夜将分。
笑歌自可称行乐,何必踏香尘。且共留连,莫教归去,花扑瓮头春。
少年游 上元前二夕,同徐野君方渭仁毛会侯先生邵于王洪昉思集陆荩思茂承堂分韵得春字。清代。俞士彪。华灯焰煖,红云影绕,蟾魄荡梅痕。相对忘年,未知谁主,不道夜将分。笑歌自可称行乐,何必踏香尘。且共留连,莫教归去,花扑瓮头春。
寄容廷恂 其二。宋代。何绛。欲泛扁舟访斐园,青山重叠带烟村。蒹葭秋水苍苍外,所谓伊人定倚门。
寄南京大理廖少卿。明代。刘溥。塞北风尘暗,江南道路赊。上皇犹在虏,贱子敢思家。岁去人空老,天寒日易斜。不堪千古恨,抚剑独兴嗟。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宋代。赵蕃。翰墨平生友,江山数面亲。诵骚悲楚国,访古失秦民。丘壑岂无趣,尘埃空此身。风行思数数,粮食厌频频。
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宋代。王迈。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春到园林邮传哉,藤阴次第庇莓苔。愿春长在人长健,何惜与春归去来。
又二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难与拘儒论,无方即大方。洞然皆我闼,隅竟在何乡。惠说犹为寡,聃书不可量。莫知崖内外,乌睹道藩傍。血战蛮争角,狂行士望洋。区区胶小见,肝胆画封疆。
飞泉洞。宋代。韩淲。飞泉洞边人意閒,白云流影山空寒。角巾野服曳筇杖,谁著此身天地间。
题月林清影图。明代。张宁。澹澹苍烟破玉蟾,隔林清影落疏檐。从今留作黄昏伴,分付山童莫下帘。
贺关彦长生日。宋代。陈师道。吉梦熊罴後,名家韦杜旁。风霜随气节,河汉借文章。汉相功名晚,周南德化长。欲伸千岁祝,愿奉故人觞。
次韵黄元授见访。宋代。王庭圭。中兴人物起纷纷,应有奇才合致君。仰视孰为真汉相,夜行何识故将军。且骑骏马天边路,莫话高楼日暮云。年少功名方入手,勒移休动北山文。
春暖郡圃散策三首。宋代。杨万里。已觉朝来退裌,衣日光风力软如痴。倩谁留许春寒著,更放梅花住少时。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三。明代。释函是。一冬风不劲,豫料春寒凓。气序有盈亏,但以往岁则。新谷止初夏,旧絮尚一袭。人事可先谋,尽力一百日。过此何必知,且勿计得失。世人解穷愁,多赖杯中物。我意不如此,百情当自抑。假使卒然至,有酒饮不及。试问华亭鹤,何不蚤种秫。
送曲江为上人归省。宋代。释行海。蛩吟木落帝王州,我亦凄凉感旅游。正起四方朋友念,又添一个别离愁。溪村棹急红菱雨,出市砧催白雁秋。闻道北堂相忆久,西风吹柳曲江头。
奉和观察永蕴山喜常制府总师台湾原韵。清代。邹贻诗。蝉雀螳螂智总昏,拥旄今喜令公存。蒲萄夜索三军醉,苜蓿春肥万马屯。海上投戈应革面,帐中弹铗亦酬恩。吏民遮道凭传语,新拜将军旧戟门。
野老看云图。元代。刘永之。文湍激幽涧,白云流远山。偃仰长松下,延眺一怡颜。清风拂素服,瑶花落树间。拾薪青烟际,煮苓供晚餐。耽此丘中赏,竟日未言还。
弩。唐代。李峤。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
龙花寺主家小尼(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唐代。白居易。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步慵行道困,起晚诵经迟。应似仙人子,花宫未嫁时。
寿湖南宗宪五首。宋代。廖行之。欲寿人之情,而仁独也正。有能用其力,尽性以致命。公诚格物意,心静无不敬。却笑彼谈仙,区区较功行。
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宋代。姜特立。淮上津程远,山阴信息稀。有尘生晓甑,无帛寒机。稚子莫垂泣,故人今把麾。岁阑归意速,目断雁南飞。
励志诗。魏晋。张华。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星光既夕,忽焉素秋。凉风振落,熠耀宵流。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嗟尔庶士,胡宁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大猷玄漠,将抽厥绪。先民有作,贻我高矩。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养由矫矢,兽号于林。蒲芦萦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荡,栖志浮云。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如彼南亩,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丰殷。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尔含弘,以隆德声。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牵之长,实累千里。复礼终明,天下归仁。若金受砺,若泥在钧。进德修业,辉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送吴宣从事。唐代。孟浩然。一作送王宣从军才有幕中画,而无塞上勋。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寄冯仁伯。元代。成廷圭。七十老为吴郡客,故人不必问馀生。清尊日饮尚一斗,黑发晨梳犹几茎。藏骨谩思淮上去,移家犹望越中行。他年或有相逢地,可得同君睹太平。
送王生归家。明代。罗伦。王家兄弟好,吾道在南安。礼乐开三极,阴阳浑一丸。春深冰自水,人去雪犹寒。天末凉风起,浮云正好看。
梅花百咏 其七十四 即事。明代。李江。一个诗翁骨相强,清风明月作家常。终身学圃身无累,老眼看梅眼正长。诗伯兴馀吟不了,美人梦断酒犹狂。春来得意多红紫,嗟尔疏篱独傲霜。
次韵西皋感事 其三。明代。许相卿。尧年九歉今始收,满车䆉稏胜封侯。葛巾漉得新缸面,客过山前底死留。
过富池题澄江阁二首。宋代。王之道。晚日千峰色,秋风万里情。望云双目眩,渴雨寸心倾。有客诗方就,何人笛正横。渚烟萦别浦,江月动前楹。草木腥犹在,生灵痛未平。伤哉一杯酒,北向酹边城。
次衢州寄余常山。明代。林廷选。宦海暌离亦几年,浮云流水两茫然。独怜鲍叔偏知我,谁念中牟尚滞贤。明月野航千里梦,清风高馆一鱼悬。相望咫尺犹凭雁,寄取江东渭北联。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宋代。真宗。歆我斋明,威行如存。牲牲是享,圭玉其温。群公执事,变既骏奔。礼成告入,咸福黎元。
赠李士宁道人。宋代。王安石。季主逡巡居卜肆,弥明邂逅作诗翁。曾令宋贾叹车上,更使刘侯惊坐中。杳杳人传多异事,冥冥谁识此高风。行歌过我非无谓,唯恨贫家酒盏空。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小圃养春色,乘时不可缓。翌锄常于于,成趣须旦旦。花摘去年种,喜供一时玩。举杯付歌儿,野服更萧散。
赠督师曹将军。宋代。毛直方。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手持虎节谈鱼丽,闽关不以山与溪。歌舞七德宣皇威,有来视师省檄飞。将军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阳时。已分勾当江南归,流芳奕叶今孙枝,此行且赋从军诗,时清未用歌采薇,天子有道守四夷。
和韵答吴泌处士。明代。林光。诗辞谢子过推尊,身病还来梦里亲。无欲便为医病药,有言聊寄写心琴。浴沂想见千年兴,执手谁怜十二春。惟问山扉终日掩,足音空谷是何人。
又和雪。宋代。司马光。四檐冰管款全晞,一夕阴风雪又飞。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今威。颇意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寄汉上禅者。宋代。张嵲。睡起题诗寄汉滨,几年音信断知闻。何人为我持瓶去,满貯虚昙一饷君。
小重山。宋代。蒋捷。曾伴芳卿锵佩环。西风吹梦断,堕人寰。假饶无分入雕阑。窥妆镜,也合小溪湾。此地有谁怜。斜阳牛卧处,牧童攀。劝花休苦恨天天。从来道,薄命是朱颜。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宋代。汪元量。十数年来国事乖,大臣无计逐时挨。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
次韵景仁正月十二日访吴缜寺丞二绝。宋代。苏辙。浊醪时饮十分杯,万象溟蒙晓气皑。醉倒篮舆夜归去,金吾宁复识谁哉。
观性吟。宋代。邵雍。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宋代。杨万里。有虞有宋双重华,两圣一心民一家。绿针剌水农事起,重华愁早从此始。黄云登场万宝秋,重华对天失却愁。二十八年临玉座,太半光阴愁里过。天颜忧喜丞相知,常平使者陈便宜。倡为社仓首建溪,肝江吴札承君师。伯霜仲雪发尔私,支奇雹魃手莫施。活几侲子几冻黎,诏子又孙孙又子。个是重华圣人意,无论十世百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