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淡泊 一作:澹泊;淫慢 一作:慆慢)
参考资料:
1、温儒敏总主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85-86
2、刘琦 编著.历代小品文名篇赏析.长春:吉林文艺出版社,2011:88-89
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参考资料:
1、刘琦 编著 .历代小品文名篇赏析 .长春 :吉林文艺出版社 ,2011 :88-89 .
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
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参考资料:
1、刘琦 编著 .历代小品文名篇赏析 .长春 :吉林文艺出版社 ,2011 :88-89 .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怀古二首。宋代。王安石。长者一床室,先生三径园。非无饭满钵,亦有酒盈樽。不起华边坐,常开柳际门。漫知谈实相,欲辩已忘言。
赠邵僧弥。明代。黎遂球。邵子梅花诗,艳破仙人梦。我从罗浮来,清光远相弄。鸣叶双翠羽,威攒五色凤。左肘自杨生,商徽与风送。昕莫怡过从,馀馨寄遐讽。
酬岳阳李主簿卷。唐代。齐己。把卷思高兴,潇湘阔浸门。无云生翠浪,有月动清魂。倚槛应穷底,凝情合到源。为君吟所寄,难甚至忘筌。
送春答何高士。元代。张翥。湖山不见暮云浑,杨柳风寒早闭门。情在旧游花历历,酒淹残睡雨昏昏。种桃道士今何处,采芍骚人不返魂。欲识伤春无限意,杜鹃枝上有啼痕。
转运度支得青州资政黄素书韩吏部伯夷颂许昌。宋代。晏殊。首阳垂范远,吏部属辞深。梁翰著嘉尚,系言光德音。褒崇亘千{左礻右冀},精妙极双金。题咏益珍秘,用昭贤彦心。
秋夕不寐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夏热通宵睡不成,秋凉老眼又偏醒。窗虚月白清无梦,却为西风数漏声。
杏花天(有感)。宋代。汪莘。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恨、江南日暮。白苹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_筝柱。也逐落花归去。
以山石条环赵昌甫交支廿八字。宋代。陈文蔚。连城价重虽非玉,千古名存寿此山。野服闲居颇相称,无端因得玩如环。
送甥嘉之茂州次玉溪侍御韵三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蜀道元非易,人言此更难。虎风生万壑,蛇径动千盘。北望常思阙,西来不为官。无言羌性异,汝当郡民看。
欲渡长芦与琛上人渔家词。宋代。释正觉。岸树藤绳欲解维,海门蒲席弄清吹。舟不涩,兴无涯,回首灊山烟翠姿。
不忍池晚游诗 其三。清代。黄遵宪。红板长桥雁柱横,两头路接白沙平。前呼后拥萧萧马,犹记将军警跸声。
橘。唐代。李峤。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五老图歌寿祝封君。明代。顾璘。天地乃万化之门,阴阳乃五行之根。太始逮今几万载,一气不息绵绵存。瞻彼五老,霭若云屯。降神玄漠,凝质胚浑。眉垂暮雪,颜映朝暾。玄冠朱绂,素旄青幡。履彼黄道,出入氤氲。非五行之变化,果孰得而究言。灵风结驷马,迅雷走骈车。列缺叱右御,须臾周太虚。上帝洞天三十六,敕守互代群仙居。息驾广漠野,晞发扶桑津。西观蟠桃树,一花三千春。曾同二龙父,下应宣尼辰。六经始烂熳,照耀垂生民。不须神鼎炼大药,尽使寿域回清淳。祇今皇帝轩辕身,山林父老华胥宾。迩闻牛渚生至人,长生宝诀传更真。餐霞服玉好颜色,坐玩风扬东海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