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先秦。韩非。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大夫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因此我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参考资料:
1、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下册.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02-204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扁鹊见蔡桓公》即出于《喻老》篇,是为讲述扁鹊为蔡桓公多次“诊病”而蔡桓公却多次“忌医”的故事,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生活哲理。
参考资料:
1、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 教师用书 语文 九年级 (上册)[M].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6.05. 第367页
2、老夫子著.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06. 第124页
3、王雪莹,吴永君主编;陈其明,宣惠华,范敏霞副主编. 初中优秀教案配语文版 语文 九年级 全1册[M]. 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2.06. 第105页
《扁鹊见蔡桓公》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世人特别是为政者,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作者在阐释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简单的语言传达,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从首句到“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原因和主要人物,点出了桓侯“讳疾忌医”的主题。文章以“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交待了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扁鹊姓秦名越人,医术高超;蔡桓公即下文所称的桓侯,是当时蔡国的国君。扁鹊首次指出桓侯患有疾病,不过此时病症还停留在表面,加以治疗就能防止其恶化。“立有间”三字不仅简明扼要地写出了扁鹊对病人的诊治过程,还表现了扁鹊高超的医术——仅凭片刻之间的观察,就能指出症结所在。桓侯对扁鹊的警告不以为意,甚至认为他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桓侯否认自己有病,并认为医生都喜欢治疗那些原本健康的人,以此来当做自己的功劳。
从“居十日”至“桓侯又不悦”,承接上文,故事情节得到进一步发展扁鹊十日后再次觐见桓侯,他说桓侯的病情已经深入肌肤,如不加以治疗,将深入身体内部。但是桓侯对扁鹊的话仍然置之不理。“复见”、“居十日”交待了桓侯病情深入的过程,扁鹊没有放弃劝谏桓侯,体现了医者父母心的负责态度。“君之病在肌肤”一句印证了前文“不治将恐深”的推断。尽管扁鹊善言劝诫,但桓侯还是不予理睬,甚至表示出不满。
又“居十日”,桓侯的病从肌肤发展到了胃肠,扁鹊的论断进一步得到验证,如果不加以治疗,病情将会持续加重。但扁鹊劝说桓侯依然无果,桓侯对他三番五次指出自己身体患有疾病感到不悦。桓侯患疾渐深,渐入不治之境,这一情节为下文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第四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情节急转的开始。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转身就走,这一幕情景使文章陡生紧张感。扁鹊一改之前耐心进谏的态度,说明桓侯的病已经无药可救。桓侯见扁鹊“还走”,十分不解,让人前去询问,扁鹊道出桓侯患病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相关治疗方法:病在表皮时,热敷即可治疗;病在肌肤,针灸可以治疗;病在肠胃,汤药可以治疗。而现在,病已深入骨髓,是“司命之所属”,就连扁鹊也无可奈何。
故事最终结局是桓侯不治而亡、扁鹊逃秦。情节到此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文章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抨击了统治者迁怒和诿过百姓的丑恶行径。
此文以桓侯病情发展为主线,结构流畅紧凑、跌宕有致,逐步将说理推进。作者采用三迭式手法,通过描写扁鹊的多次谏劝深化了主题。另外,扁鹊的反复劝说与桓公不以为意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不费矫饰之功便刻画出人物的不同特点:扁鹊尽心负责、医术高明,而桓公骄横自大、不知变通。
参考资料:
1、白雪,李倩编著. 古文鉴赏大全集 上[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10. 第78-79页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宋代。黄庭坚。宜春别驾乡丈人,来假庐陵二千石。虚舟无事鸥与游,良贾深藏客争席。诸公鞭朴立威名,公独爱民如父兄。诸公驭吏如束湿,公使人人得尽情。人情居官若邮传,假守摄丞尤自便。忧念公家眉不开,谁能勤民废寝膳。赠行欲借笔如椽,公不肯留鼓催船。归到宜春问春事,斑斑笋竿蕨破拳。廖侯为邦用诗礼,府中无事多燕喜。看公谈生面生春,更为乡园蓺桃李。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十二 上邪篇。南北朝。何承天。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音和响必清,端影所以亡。汉宣隆中兴,魏祖宁三方。譬彼针与石,效疾而称良。行苇非不厚,悠悠何讵央。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
月下自寒山还至莲花峰下。清代。方朝。西阁寒日没,策杖寻松径。归鸟半在巢,山家烟火静。清月流素辉,幽篁生虚听。依然向来路,云影飞无定。欲逐樵人踪,尽识山中胜。行行见柴门,寒潭似清镜。
题张复画二十绝 其十七。明代。王世贞。高岩如被蓑,纷纷挂藤薜。下有青葱树,直上斗秋色。
重访马碧梧。宋代。汪元量。万里远行役,十年良可哀。前辈古风在,故人今雨来。绝口不言事,挽须惟把杯。种得碧梧树,春风花自开。
倒犯。宋代。方千里。尽日、任梧桐自飞,翠阶慵扫。闲云散缟。秋容莹、暮天清_。斜阳到地,楼阁参差帘栊悄。嫩袖舞凉腮,拂拂生林表。荡尘襟,写名窈。携手故园,胜事寻踪,松篁幽径窈。曲沼瞰静绿,荫檐影、龟鱼小。信倦迹、归来好。倩叮咛、长安游子道。任鬓发霜侵,莫待菱花照。醉乡深处老。
南乡子 次冯雪崖韵二首。元代。姚燧。荆宪品皆加。才罢还除世共华。恨杀岘山山下路,梅花。谁醉双瓶玉照沙。涂水听宣麻。行脚阳春起未涯。君去莫嗟风土异,堪夸。君祖乡邻
鱼游春水。元代。梁寅。家临千峰翠。幽径重开荆棘里。小桃花艳,春日盈盈霞绮。香入骚人碧玉杯,色映游女青螺髻。带露更娇,迎风尤媚。古有墙东避世。况似武陵风光美。时时独酌花间,别有天地。不教扫径看尤好,意欲寻仙从兹始。岩前白云,石边流水。
题石门洞。宋代。郑汝谐。每移征棹并云根,便觉幽怀谢世喧。皓色飞来天际雪,红尘不到水边门。破荒康乐名犹在,纪胜元章字不存。但有好山容老子,何须更访武陵源。
扶胥三首。宋代。刘克庄。前祭京师奉祝词,尊严不比百神祠。台家今岁筹边急,黄帕封香已过时。
晚眺。唐代。汪万於。杖策倚柴门,泉声隔岸闻。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静对豺狼窟,幽观鹿豕群。今宵寒月近,东北扫浮云。
偶成三绝写上就□匡庐山人 其三。元代。柯九思。青鸟当时养得驯,碧梧露下覆清晨。纱窗忽见秋如许,应有蛾眉忆远人。
古断肠曲三十首。宋代。周端臣。无破巫山生色屏,锦囊情薄歇馀馨。关河春晚无消息,肠断楼前杨柳青。
赐詹骙。宋代。宋真宗。名阅夸詹氏,新居古五云。擢科魁众士,拔萃喜超群。礼肃人畏敬,胪传世共闻。好将多锦绣,五色耀龙文。
送王镐之邵武省亲。元代。郭钰。青青杨柳陌,之子晨巾车。去乡不云苦,揽辔驰复驱。严君守名郡,长怀音问疏。再拜问起居,千里欢有馀。綵衣捧绿酒,紫袍映白须。上言尚书军,声振东南隅。下言太夫人,年高色敷腴。我虽邑子贱,问信抱区区。官寮展良觌,见子文采殊。定云渥洼水,生此汗血驹。故家三槐树,功名遂良图。愿言慎徒旅,令德忠孝俱。
初夏遣闷三绝。宋代。赵伯溥。何事东皇不暂延,祝融今日遽当权。匡床睡起浑无语,一握薰风入五弦。
忠勤楼诸老夜直予时守省作诗二章寄之。明代。汪广洋。耿耿众星白,漫漫长夜寒。万方犹事武,一榻岂容安。零露沾琴席,高梧下井阑。永怀何以托,诗罢动猗兰。
黄龙观 其三。清代。丘逢甲。西风木末一亭孤,梦里黄龙忽有珠。我自寻秋舒倦眼,青山尽处莽平芜。
观杨仪部画兰因寄钱□□ 其四。明代。伍瑞隆。杨子风流继昔贤,兰心开处笔能传。遂令一派孤清气,飞作人间五色烟。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宋代。李曾伯。天赋经纶满壮怀,饱於敭历老其才。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岭表分弓宽上雇,淮头弄印待公来。玉阶宜罄忠言告,闻说天边有诏催。
宿象山下刘权家简澜上人。清代。郭第。我宿象山下,薜门潮一湾。为寻焦隐君,太山今又还。田家恐漂麦,扰扰趋林闲。白发一老翁,倚树遥相扳。把臂一问之,颇觉开心颜。呼儿摘韭花,携筐弄潺湲。粉蝶不妨雨,乱飞绕双鬟。土壁积檐溜,苔藓成斑斑。浊酒无劝酬,满饮歌南山。心将平等观,身已离尘寰。忽怀古祠下,老僧应闭关。明日渡江去,慈云相对间。
听琴。唐代。孟郊。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月沉乱峰西,寥落三四星。前溪忽调琴,隔林寒琤琤.闻弹正弄声,不敢枕上听。回烛整头簪,漱泉立中庭。定步屐齿深,貌禅目冥冥。微风吹衣襟,亦认宫徵声。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
水龙吟 春晚。宋代。张绍文。日迟风软花香,困人天气情怀懒。牡丹谢了,酴醾开后,红稀绿暗。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沉思处、空肠断。长是愁蛾不展。话春心、只凭双燕。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雁杳鱼沉,信音难托,水遥山远。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
春日送立雨叔读书赤桥四首 其四。明代。佘翔。汉家见说启青宫,少海谈经诏九重。此日蓬门须努力,未央鸣佩听晨钟。
和赵南塘离支五绝。宋代。刘克庄。十颗千钱品最珍,北人鲐背未濡唇。若生京洛豪华土,买断丹林肯算缗。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宋代。戴表元。人胆小於壶,揣想无限极。及其遂所愿,不过一消息。金华文物府,前哲余楷则。千年万年名,岂使夸者得。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文同。人前常奉诧,张也好堂堂。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
阻风。金朝。李俊民。东风作恶几时休,况值春光欲尽头。谁谓闲人无个事,一年长是为花愁。
金溎生武祥属题所著书三种 其三 题《思忠录》。清代。郑孝胥。安节义不屈,自称王坚子。战死非徒忠,孝者亦视此。石公与金叟,吊古郁微旨。名教既扫地,背义何所耻。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宋代。汪莘。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北平送友人南归。清代。陈至言。哀角严城起,悲秋泪满衣。如何游子恨,偏自送人归。霜落孤鞍急,天高独雁飞。赏心零落尽,朋旧日应稀。
再和圆机梅绝句。宋代。晁说之。一年春色已平开,始见芳香傍砚台。惭愧梁园飞雪里,几番玉斝醉新梅。
怀关中王生。明代。欧大任。闻君住岳久,生计未全疏。石磴秋犹湿,松苓日自锄。沉冥无所问,服食更何如。知有山涛举,稽康莫报书。
世弼原上晚望和韵见寄因复之 其二。宋代。欧阳澈。鸠杖吟行笑拨云,我疑贾岛是前身。名高郑谷耕烟叟,乐过严滩钓月人。俯听鸣蛩争唧唧,潜窥宿鸟各亲亲。田家有秫俱篘酒,乘兴何妨遍访邻。
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南北朝。萧纲。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经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楼中。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江浦佩,羞使春闺空。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一。南北朝。庾信。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杀潘福。清代。洪亮吉。金陵城,宁作潘佑死,不作张洎生。君不见,悔杀此人方出齿,明日牵机药随至。
高邮湖即事。明代。张元凯。白马湖边白浪生,吴侬船在浪中行。已知到处风波急,何事栖栖问水程。
侍宴浐水赋得浓字。唐代。张说。千行发御柳,一叶下仙筇。青浦宸游至,朱城佳气浓。云霞交暮色,草树喜春容。蔼蔼天旗转,清笳入九重。
依韵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宋代。梅尧臣。知君弃官後,江上寻名山。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斒。殿角虚宝铎,微风声珊珊。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裂裳不为媿,饵芝不为难。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
多景楼。宋代。汪元量。多景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
客游旅怀。唐代。姚合。客行无定止,终日路岐间。马为赊来贵,僮缘借得顽。诗书愁触雨,店舍喜逢山。旧业嵩阳下,三年未得还。
吴松道中二首。宋代。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寿楼春 社集赋查楼菊部。清代。朱祖谋。嘶香骢铜街。有筝琶夜月,箫鼓春雷。说似清时歌舞,旧家楼台。桑海后,仍崔嵬。怡近依、方壶蓬莱。只币地花钿,齐云榜篆,零乱劫馀灰。觚棱梦,愁天涯。早霓裳曲怨,湘瑟弦哀。底事燕兰芳约,渺兮予怀。今昔感、成低徊。唱渭城、何戡重来。问凄断云韶,青霜鬓催知几回。
初住归宗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吾师设利在金轮,四十年前话转新。不道无禅谁独念,祖翁田地久生尘。
访三茅舟至金沙雨阻因游龙山书院。宋代。俞德邻。游雾登天计苦迟,昆崙聊欲访支离。幅巾破晓龙山去,且免三茅费勒移。
冬日早渡柳园口。清代。龚桐。水浅流还急,寒轻冻未凝。树迷三里雾,澌走一河冰。断岸心多怯,中流感忽增。何时春涨发,破浪借风乘。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宋代。李居仁。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菱唱数声乍听。载名娃、藕丝萦艇。雪鸥沙鹭,夜来同梦,晓风吹醒。酒晕全消,粉痕微渍,色明香莹。问此花,盍贮瑶池,应未许、繁红并。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十四。南北朝。江淹。夕云映西山,蟋蟀吟桑梓。零露被百草,秋风吹桃李。君子怀苦心,感慨不能止。驾言远行游,驱马清河涘。寒暑更进退,金石有终始。光色俯仰间,英艳难久恃。
久雨后湖堤散步偕三同志。明代。王恭。湖上雨新晴,相将著屦行。葛衣沾野色,纨扇引波声。吟响鱼皆听,机忘鸟不惊。隔林村路晚,归兴月初明。
怀归。元代。陈钧。无情岁月去如流,眼底蹉跎两鬓秋。不是冯唐元易老,祗缘宋玉独多愁。思家旧业如江燕,结社初心似海鸥。明日长歌云外笠,五湖添个钓鱼舟。
杂曲歌辞。东飞伯劳歌。唐代。张柬之。青田白鹤丹山凤,婺女姮娥两相送。谁家绝世绮帐前,艳粉芳脂映宝钿。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裾兰麝香。春去花枝俄易改,可叹年光不相待。
蓦山溪。清代。王鹏运。尘缘相误,大错从何铸。归梦碧山遥,水云空、人间难住。落梅如雪,拂面作春寒,登广武、泣新亭,先我伤心许。雨巾风帽,著酒长安路。老至厌悲歌,炙银簧、玉靴寒冱。百年浩荡,憔悴惜初心,飞鸟外、落霞边,那是愁来处。
古驿。宋代。陆游。古驿桥边艇子横,每因羁旅惬幽情。窗间月落无花影,枕上潮来有橹声。旧友凋零归梦想,新诗邂逅得天成。今朝有喜君知否?秋雨晴时小疾平。
送印寒邓簿得阙西归。宋代。陈起。才藻世于家,勾朱新职华。学能如艺木,春到可生花。野店寒吟月,轻装晓度沙。君行余止酒,一念一兴嗟。
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近现代。毛泽东。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叛徒颜。
中甫过斋中烹茗清谈试笔写图因题其上三首。明代。居节。莲社疏钟报晓晴,青山落日映江明。一番红紫春归后,新绿如云绕径生。
浪淘沙 秋期。清代。赵我佩。深院下帘旌。秋冷银屏。露华如水浸中庭。一炷心香烧未减,来拜双星。花底步轻轻。罗袜凉生。何人能会此时情。只有如弓天上月,照得分明。
竹洲诸侄孙小集永嘉蒋子高有诗次韵。宋代。戴复古。美景能兼乐事难,愁来唯仗酒遮拦。昂藏病骨兼诗瘦,料峭春风带腊寒。乔木尚疑前辈在,好花应笑老人看。忍抛明月先归去,输与诸郎彻夜欢。
卧佛台歌为张计部君简赋。明代。欧大任。渤海城中台百尺,卧佛佛牙纪幽迹。丽谯前耸古郡名,滮池半带沧波色。东望茅焦有隐居,西临千木旧精庐。省郎起家地官氏,藏寄台中万卷书。台边翠柏手所种,槐阴满庭护云栱。花开红杏席茵游,荫借苍藤张幕拥。我行住岳泰岱中,观涛亦过溟渤东。辟疆名园更栽竹,拄杖将寻张长公。
题金山。宋代。真德秀。江来朱方注之东,海潮怒飞相撞舂。天将古来义士骨,化作中央屹立之。孤根直下二千尺,动影袅窕冲融中。黄金侧布兰若地,凿翠面面开窗栊。双桡伊轧破浪屋,恍忽置我高巃嵷。是时千山雪新霁,水面月出天清空。涛声四起人籁寂,毛发萧爽琉璃宫。披衣明发蹑烟霭,决眦俯入归飞鸿。襟前渤澥斂暝色,袖里岷峨吹晓风。越南燕北但一气,尘埃野马何时穷。苍梧虞舜不可叫,王事更恨归匆匆。
忆别。宋代。郑克已。忆别富公子,山桃两度花。人情皆念旧,客路如家。野草连天阔,重山抱日斜。寄书无过雁,愁眼眩飞鸦。
题寅叔小园。宋代。梁栋。深巷浑无市井喧,主人有客便开樽。数竿修竹三间屋,几树间花一亩园。楚岫和云移怪石,秦淮流月下高源。此身且此渊明乐,母在高常子候门。
次韵子椿五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昨夜中秋好月,今朝类试终场。遥想客窗对酒,未知野饭同堂。
震山岩。宋代。陆经。稍变春罗色,还追云壑游。俯探青玉窟,傍挹翠绡流。九夏日车冷,四时龙气浮。婚沦今不见,钓叟浪垂钩。
夜坐次林海山韵。元代。黄庚。人倚幽窗夜未阑,竹炉灰冷篆烟残。一天露气星辰湿,万壑风声草木寒。老去客怀多感慨,年来世事转艰难。何时归隐孤山下,明月梅花约共看。
日高。唐代。韩偓。朦胧犹记管弦声,噤z9馀寒酒半醒。春暮日高帘半卷,落花和雨满中庭。
送林子中知成都。宋代。孔武仲。鞍马覆山黑,旌旗垂野红。问远谁当行,太守临蜀中。太守时之豪,学博文章工。人事未称遂,崎岖已巴东。公年方六十,皎皎头如童。不服何首乌,自有夜气充。丹田芙蕖开,余光发形容。推此见治民,亦与治身同。以静镇浮躁,以仁苏疲癃。一夫无向隅,四野常年丰。间出作遨头,伐击鼓与钟。远民生爱敬,有古循吏风。岂止招学徙,区区继文翁。
山有扶苏。清代。佚名。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三月十九日圣忌日偶成。明代。冷士嵋。一年一度逢花发,每见花开辄黯然。往事有谁来记忆,春风空老白头年。
上张丞相十首 其四。宋代。张元干。百六古今有,两宫开辟无。兴师诚刷耻,奋袂竞捐躯。必挟三灵助,能令万国孚。九宫驱六甲,何患五单于。
念奴娇 钦叔钦用避兵太华绝顶,以书见招,。金朝。元好问。云间太华,笑苍然尘世,真成何物。玉井莲开花十丈,独立苍龙绝壁。九点齐州,一杯沧海,半落天山雪。中原逐鹿,定知谁是雄杰。我梦黄鹤移书,洪崖招隐,逸兴尊中发。箭?天门飞不到,落日旌旗明灭。华屋生存,丘山零落,几换青青发。人间休问,浩歌且醉明月。
飞花亭 其二。元代。陈樵。游子拈花怨落晖,山人犹恨落花迟。絮抛帘下莺无力,果在蕊中人不知。红日正酣那是雨,青皇临别更留衣。年来杜宇惜人事,却向阳春去后啼。
揭天谣(九首)。明代。周玄。呼天走马指千里,刺龙血溅秋杯水。直欲三浇壮士衣,莫教空瘗苔花紫。白烟戛城滴铅粉,鬼灯翳墙星隐隐。斜飞败草湿露光,玉门一滴牵秋肠。商灵参差拾枯骨,晚岁沙头葬明月。胡姬烂醉黄金钱,簌簌青霜剪归发。¤
送侄赴廷试。宋代。吴芾。上林跃马看腾骧,父老犹方昔日张。顾我儿曹殊未学,敢将踪迹继前芳。
浣溪沙 王中丞许赠新香不至,书此以催之。元代。王恽。珍品无多百和浓。露沾婆律湿兰丛。喜分新供到南丰。螺甲未融金雀饼,芳菲已梦碧湘宫。宝猊先障绣帘风。
答僧南洲写梅见寄 其一。明代。管讷。廿年不见老花光,写得繁枝远寄将。一自断桥相别后,暗香几度月昏黄。
蝶恋花。清代。孙荪意。深掩重门春院静。又是年时,一段销魂景。未过花朝春尚嫩。柳梢渐觉黄金褪。睡起髻鬟斜不整。注罢沉檀,火灭香篝冷。帘外樱桃花落尽。晚来几番东风紧。
上闽帅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韵。宋代。陈傅良。炎正维中叶,皇图再造年。天潢流少海,星纬粲台躔。臣主尝难并,乾坤岂偶然。千龄开历数,一气付陶甄。黄屋传神器,彤庭领众仙。风云从此会,日月更谁先。昔者求侵地,何人赋甫田。吴儿咸抵掌,哙等欲差肩。庙论惟多士,戎功不在边。一麾分赤社,万事属青编。吾道谁难用,诸儒亦自偏。才名多濩落,经行失枸挛。洛蜀何嗟及,熙丰竟祸延。帝罗兼雁木,平步忽貂蝉。甚矣知当宁,凄其望济川。年来群老行,公在万民悬。定作盐梅梦,行歌杕杜还。沧溟宗众滥,冲岳倚苍玄。要使垂身后,无为慰眼前。管弦无算爵,桃李未央天。鲁燕虽堪颂,闽山不足镌。中原康济事,彝鼎愿联翩。
徐州。宋代。汪元量。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野壁山墙彭祖宅,塺花粪草项王宫。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桃源忆故人。宋代。汪莘。人间只解留春住。不管秋归去。一阵西窗风雨。秋也归何处。柴扉半掩闲庭户。黄叶青苔无数。犹把小春分付。梅蕊前村路。
池上酬刘记室诗。南北朝。江淹。戚戚忧可结。结忧视春暮。紫荷渐曲池。泉兰覆径路。葱蒨亘华堂。葐蒀杂绮树。为此久伫立。容易光阴度。水馆次文羽。山叶下暝露。怀赏入旧襟。悦物览新赋。惜我无雕文。报章惭复素。
怪菌歌。宋代。杨万里。雨前无物撩眼界,雨里道边出奇怪。数茎枯菌破土膏,即时便与人般高。撒开圆顶丈来大,一菌可藏人一个。黑如点漆黄如金,第一不怕骤雨淋。得雨声如打荷叶,脚如紫玉排粉节。行人一个掇一枚,无雨即阖有雨开。与风最巧能向背,忘却头上天倚盖。此菌破来还可补,只不堪餐不堪煮。
西苑杂咏和荪友 其三。清代。纳兰性德。香引轻飔散玉除,下帘声彻退朝初。马前此日承恩数,也逐清班许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