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观周乐/季札观乐

季札观周乐/季札观乐朗读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译文


  吴国公子季札前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鲁国人让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礼说:“美好啊!教化开始奠基了,但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劳而不怨恨了。”乐工为他歌唱们《邶风》、《庸风》和《卫风》。季礼说:“美好啊,多深厚啊!虽然有忧思,却不至于困窘。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个样子,这大概是《卫风》吧!”乐工为他歌唱《王风》。季札说:“美好啊!有忧思却没有恐惧,这大概是周室东迁之后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郑风》。季札说:“美好啊!但它烦琐得太过分了,百姓忍受不了。这大概会最先亡国吧。”乐工为他歌唱《齐风》。季礼说:“美好啊,宏大而深远,这是大国的乐歌啊!可以成为东海诸国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国家吧?国运真是不可限量啊!”乐工为他歌唱《南风》。季札说:“美好啊,博大坦荡!欢乐却不放纵,大概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秦风》。季礼说:“这乐歌就叫做正声。能作正声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极点,大概是周室故地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魏风》。季礼说:“美好啊,轻飘浮动!粗扩而又婉转,变化曲折却又易于流转,加上德行的辅助,就可以成为贤明的君主了”乐工为他歌唱《唐风》。季礼说:“思虑深远啊!大概是帝尧的后代吧!如果不是这样,忧思为什么会这样深远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呢?”,乐工为他歌唱《陈风》。季札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再歌唱《郐风》以下的乐歌,季礼就不作评论了。
  乐工为季札歌唱《小雅》。季礼说:“美好啊!有忧思而没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说,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时的乐歌吧?还是有先王的遗民在啊!”乐工为他歌唱《大雅》。季礼说:“广阔啊!乐工为他歌唱《颂》。季礼说:“好到极点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厌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张扬,施予而不耗损,收取而不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滥。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有法度,乐器先后有序。这都是拥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啊!”
  季札看见跳《象箫》和《南龠》两种乐舞后说:“美好啊,但还有美中不足!”看到跳《大武》时说:“美好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子吧。”看到跳《陬》时说:“圣人如此伟大,仍然有不足之处,做圣人实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时说:“美好啊!勤于民事而不自以为有功。除了夏禹外,谁还能作这样的乐舞呢!”看到跳《陬箫》时说:“德行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就像上天无所不覆盖一样,像大地无所不容纳一样!虽然有超过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观赏达到止境了!如果还有其它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注释


(1)吴公子札:即季札,吴王寿梦的小儿子。
(2)周乐:周王室的音乐舞蹈。
(3)工:乐工。《周南》、《召南》:《诗经》十五国风开头的两种。以下提到的都是国风中各国的诗歌。
(4)始基之:开始奠定了基础。
(5)勤:劳,勤劳。怨:怨恨。
(6)邶(bei):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汤阴南。庸: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新乡市南。卫: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淇县。
(7)康叔:周公的弟弟,卫国开国君主。武公:康叔的九世孙。
(8)《王》:即《王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乐歌。
(9)郑: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10)细:琐碎。这里用音乐象征政令。
(11)泱泱:宏大的样子。
(12)表东海:为东海诸侯国作表率。大公:太公,指国开国国君吕尚,即姜太公。
(13)豳(bin):西周公刘时的旧都,在今陕西彬县东北。
(14)荡:博大的样子。
(15)周公之东:指周公东征。
(16)夏:西周王跷一带。秦: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夏声:正声,雅声。
(17)魏:诸侯国名,在今山西芮县北。
(18)沨沨(feng):轻飘浮动的样子。
(19)险:不平,这里指乐曲的变化。
(20)唐:在今山西太原。晋国开国国君叔虞初封于唐。
(21)陶唐氏:指帝尧。晋国是陶唐氏旧地。
(22)令德之后:美德者的后代,指陶唐氏的后代。
(23)陈:国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
(24)郐(kuai):在今河南郑州南,被郑国消灭。
(25)讥:批评。
(26)《小雅》:指《诗·小雅》中的诗歌。
(27)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等王。
(28)《大雅》:指《诗·大雅》中的诗歌。
(29)熙熙:和美融洽的样子。
(30)《颂》:指《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
(31)倨:傲慢。国嗝:同“逼”,侵逼。携:游离。荒:过度。囫处:安守。底:停顿,停滞。
(35)五声:指宫、商、角、微、羽。和:和谐。
(36)八风:指金、石、丝、竹、翰、土、革、本做成的八类乐器。
(37)节:节拍。度:尺度。
(38)守有序:乐器演奏有一定次序。
(39)《象箾(shuò )》:舞名,武舞。《南龠)(yuè):舞名,文舞。
(40)《大武》:周武王的乐舞。
(41)《韶濩hù》:商汤的乐舞。
(42)惭德:遗憾,缺憾。
(43)《大夏》:夏禹的乐舞。
(44)不德:不自夸有功。
(45)修:作。
(46)《韶萷》:虞舜的乐舞。
(47)帱(dào):覆盖。
(48)蔑:无,没有。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学批评

  《季札观周乐》是《左传》中一篇特别的文章,它包含了许多文学批评的因素。季札虽然是对周乐发表评论,其实也就是评论《诗》,因为当时《诗》是入乐的。马瑞辰说:“诗三百篇,未有不可入乐者。……左传:吴季札请观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并及于十二国。若非入乐,则十四国之诗,不得统之以周乐也”① 虽然,脱离了音乐的诗或许少了感发作用,而周乐中的舞已不能再现,但毕竟季札评论的周乐,其文字主体还能在《诗经》中看到。所以我们可以从《季札观周乐》中总结出传统文学批评的一些特点。

文学与政教
  中国的文学一开始就很重视同政教的关系,这在文学没取得独立地位,获得自觉发展的早期,更是如此。《诗经》最先并非作为纯文学作品出现,相反的,它有具体实际的使用场合。比如“春秋时政治、外交场合公卿大夫‘赋诗言志’颇为盛行,赋诗者借用现成诗句断章取义,暗示自己的情志。公卿大夫交谈,也常引用某些诗句”。②并且,诗的采集,是有意识为政教服务的。“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③“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④文学既然重视其社会功用,文学批评自然也强调政治教化。这集中体现在《论语》中: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文学作品有感染力量,能‘感发意志’,这就是兴。读者从文学作品中可以‘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这就是观。群是指‘群居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砥砺。怨是指‘怨刺上政’,以促使政治改善。”⑤
  从季札对周乐的评论看,他正是把音乐(文学)和政教结合起来了。他认为政治的治乱会对音乐(文学)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音乐(文学)去“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因为政治的治乱会影响人,而人的思想感情又会反映到音乐(文学)中来。所以季札能从《周南》、《召南》中听出“勤而不怨”,《邶》、《鄘》、《卫》中听出“忧而不困”。音乐(文学)对政治也有反作用。可以“群居相切磋”,互相启发;可以“怨刺上政”,以促使政治改善。当然不好的音乐(文学)也会加速政治的败坏,所以孔子要放郑声,季札也从《郑》中听出“其细也甚,民弗堪也”,认为“是其先亡乎?”但必须指出并不是真的有所谓亡国之音,而是靡靡之音助长了荒淫享乐的社会风气,从而使得政治败坏,以致亡国。有人片面地夸大了音乐(文学)对政治的反作用,认为音乐(文学)可以亡国,从而把对音乐(文学)的评论引入到神秘主义。

文学的中和之美
  孔子论诗,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季札论诗,和孔子非常接近,注重文学的中和之美。他称《周南》、《召南》“勤而不怨”,《邶》、《鄘》、《卫》“忧而不困”,《豳》“乐而不淫”,《魏》“大而婉,险而易行”,《小雅》“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大雅》“曲而有直体”。更突出的表现是他对《颂》的评论:“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竟用了14个词来形容。发出的感叹是“至矣哉”,因为“五声和,八
  音平,节有度,守有序”,所以是“盛德之所同”。可见季札对中和美的推崇确实到了极至。
  所谓中和美,正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上的反映。孔子认识到任何事不及或过度了都不好,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衰落,所以他就“允执厥中”。在个人感情上也不能大喜大悲。龚自珍的“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就不合孔子的中庸标准。《世说新语》雅量门谢安听到“淝水之战”晋军胜利的消息,强制欣喜之情,以致折断屐齿⑥。顾雍丧子,心中很悲痛,可他强自克制,说:“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⑦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就是推崇抑制过于强烈的感情,以合于礼,要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对古典诗歌含蓄委婉风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要抑制感情,所以往往是一唱三叹,而不是发露无余。文学的意境也因此深长有味,颇耐咀嚼。但这也是中国没有产生象古希腊那样的悲剧的原因之一。

印象式的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缺乏系统的理论,严谨的逻辑,往往是一鳞片爪即兴感悟式的文字。大量的诗话词话即属此种,而比较有系统的如《文心雕龙》《原诗》反倒是异类。像叶嘉莹先生所说,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是为利根人设的,西方的文学批评却是照顾钝根人。这样说起来,反倒是中国的文学批评形式似乎更为高明。如像司空图的《诗品》简直就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陆机的《文赋》也是精致的美文。不过,这种印象式的文学批评也有其弊端。因为利根人毕竟是少数,作者写的虽然是深造有得之见,而读者往往嗔目不知所云。比如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虽然是公认的杰作,不过对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何为“隔”与“不隔”也是聚讼纷纷。一方面虽然是读者的局限,如前所述,利根人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也在于概念的模糊性和不明确,以及表述的歧义性。而确实也有一些空疏的诗话词话,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象禅宗里的一些公案,一些和尚自称悟了,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但究竟悟没悟,天才知道。因为已经没有了可评判的标准。撇开这种批评方式的好坏不谈,只看它的根源,是肇端于先秦的。
  《论语》里有这样的记载: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
  从前两则可见到对文学的批评相当灵活,特别是用到了联想。就象王国维摘取三句词来概括治学三境界,这也是印象式的批评。虽然作者未必然,而读者未必不然。这不同于张惠言硬指作者必有此用心那么死板。
  第三则和季札的评论很相似。季札是这样评论的:
  “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矣。’”
  《大武》是周武王的舞蹈,季札在赞美中有讽刺,即孔子所谓:“尽美矣,未尽善也。” 《韶箾》是舜的舞蹈,季札的赞美也无以复加,即孔子所谓:“尽美矣,又尽善也。”这里,季札的评论既是印象的批评,也是形象的批评。因为孔子和季札的观点立场和评论方式相近,所以我举《论语》来对照说明这篇文章的批评方式。

举例
  再举几个季札评论周乐的例子: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
  “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
  都既是印象的批评,也是形象的批评。借着联想的翅膀,凭着通感,自然人事无所不及。

注释
①毛诗传笺通释卷一:诗入乐说
②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
③孔丛子巡狩篇
④汉书食货志
⑤历代文论选
⑥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读解

  这世上的事情,真如地覆天翻,此一时,彼一时也!季礼如此严肃正经、板著面孔一律称为“美好”的音乐、舞蹈,对今天的多数人来说,恐怕是不忍卒听,不忍卒观。同样,要是季札听见今日的《同桌的你》一类的流行歌曲,看见迪斯科一类的舞蹈,真不知要气死几回!

  毕竟,观念之间有了天壤之别。

  在季扎的时代,虽有民间小调、自娱自乐的歌舞,却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宗庙和朝廷。平民百姓既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更没有“懂得音乐的耳朵”、“懂得舞蹈的眼睛”去接受、欣赏、感受那些大乐大舞。他们是边缘上的人,永远无缘进入到、参与到达官贵人们的乐歌和乐舞之中去。也只有达官贵人、君子公卿们才会像季札那样把音乐舞蹈看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了不起的大事,才会那么一本正经、恭敬严肃地加以对待。

  其实这也不奇怪。在他们的心目中,音乐舞蹈是礼仪的一部分,是政治上的等级统治的辅助工具,作用就是维护等级制度和政治统治,如同奴仆必须为主子效力、服务一样,因而作歌现舞、只在宗庙和朝廷这两种场所中进行。老百姓即使削尖了脑袋,也不可能进得去。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现代评价

  我们无法说这样对待音乐和舞蹈有什么好或不好。这是历史的本来面目,那时拥有话语权力的人的观念就是如此。他们这样认为,也就照此去做。做了之后还要大发议论,一定要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含义来。比如《诗经》中的那些“国风”,不过是西周时各地方上的民间歌谣,平民百姓在劳作之余有感而发,率兴而作,哪里想得到什么圣人天子、治理下民、德行仁政之类!男女之间倾诉爱慕之情,征夫怨妇抒发内心的忧伤,辛勤劳作的农民表这对剥削者的不满和愤恨,同君子大人们心中所想的有什么必然联系?所以,季札的评论,以及后来儒生们的评论,不过是他们自己以自己的观念,先入为主地附会而已。一首《关睢》,本来在这时男欢女爱的爱情追求,却被解释为赞美“后妃之德”!

  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触目惊心和可笑的。照我们的观念,再也不可能像季扎那样去理解音乐和舞蹈,不可能板著面孔拿它们作说教的工具。政治制度的好坏,同音乐舞蹈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懂音乐舞蹈的人当中有好人,也有坏人;不懂音乐舞蹈的人当中也有好人和坏人。世事人情的复杂多变,哪里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去硬性框定?

  我们更愿意相信,音乐和舞蹈是人们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它们让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它们也让人通过自娱自乐来获得精神的轻松和解脱;它们也可以表达我们对天地人的思索;它们也可以表达我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和追寻。阳春白雪当然使我们高雅,而我们也不拒绝下里巴人。从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看来,春秋时期的音乐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而且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音乐、舞蹈各有特色。季札有幸欣赏鲁国演奏的周乐,并且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论,为后世留下这篇珍贵的史料。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丘明朗读
()

猜你喜欢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
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祗恐是尺五,松柏已为不佩声。
()
春山重重,夜雨蒙蒙。
长连床上,闭眉合眼,睡到晓钟。
心也空,法也空,不起第二念,坐断主人翁。
进无前,退无后。
()

我学彭城写岁寒,何缘春色忽黄檀。正如三醉岳阳客,时访青楼白牡丹。

()

王门禀庆,帝族惟贤。功存内治,德协静专。流芳图史,垂范纮綖。

新庙有侐,祀礼昭然。

()

侯门三月花如锦,分得春光与上公。何用洛阳求异谱,彩毫随处落香风。

()

侬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自郎石城出,长在石城头。

()

浪静风平月正中,自摇柔櫓驾孤篷。
若无三万六千顷,把甚江湖著此翁。

()

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卷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

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管弦愁不意,梳洗懒无情。

()

手携诗卷屡相过,要把青铜垢尽磨。言说从来无实义,更寻佳句欲如何。

()

眉锁从春不暂开,懒移心事向妆台。恩情恰似残花片,去逐东流更不回。

()

故乡归思白云边,瓶钵东来想浩然。桑下久无三宿恋,室中今许一灯传。

梦惊城郭风尘窟,兴寄湖山雪月船。老矣重游恐难得,平生四海与弥天。

()

当筵问古月。谁向其间起宫阙。风马云车历历。见桂葆、乍迎娇如雪。

遥空闻说。说夜来、天袂凉绝。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

()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

()

庐岳不可极,山深宜养恬。松巢邻李白,菊径似陶潜。

秀色云千仞,秋光雨一帘。渔樵与麋鹿,於我更无嫌。

()
莫叹人间苦不谐,清时有味是归来。
已因积毁成高卧,更借阳狂护散才。
正欲清言闻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
纷纷争夺成何事,白骨生苔但可哀。
()

伐彼槎檗枝,放于冰雪浦。游鱼趁暖处,忽尔来相聚。

徒为栖托心,不问庇庥主。一旦悬鼎镬,祸机真自取。

()
金石论交古所希,朱颜相结少年时。
自嗟龌龊逢人少,尤喜轩昂出众奇。
文字往来谐律吕,笑谈错杂和埙篪。
近闻俗语多才间,愿子高歌锦与箕。
()

庭院愔愔人悄悄。减了腰围,添了闲烦恼。绿遍阶苔人不到。

恹恹春恨谁知道。

()

我年已六十,黄花开未残。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

()

千秋布衣才,往往专一壑。穷年觅五字,埳阱观海若。

唐维襄阳孟,间代推制作。嵬峨洞庭句,元气摄林薄。

()

祖翁旧业未荒芜,赖有西乾古丈夫。白社一灯悬太白,湖光千顷接天湖。

林间趺坐花香满,水际閒行鹤影癯。珍重清光似明月,长留孤棹在菰蒲。

()

春风此地不堪论,尽日萧萧断客魂。骡背行行何所见,茅花千顷一孤村。

()

一丘一壑自逍遥,莫怪山人索价高。
是处园林可行乐,同来宾客不须招。
临风桃李花狼藉,照水楼台影动摇。

()

仙霞古峻岭,早起拂岩行。地想留丹灶,人疑到赤城。

关寒飞鸟隔,山晓宿云平。闽海篮舆外,苍茫远度情。

()

化草曾闻是美人,今来海国作波神。不烦占验披枝得,若问灾祥数节亲。

飓母翻风吹海立,石尤噀墨搅天匀。宰官亭下年年拜,茎草真成丈六身。

()

蓬莱弱水路三千,献赋《长杨》几见怜。骏足绝群羞豆栈,蛾眉倾国怨华年。

空谈玉麈真多事,小试铅刀不值钱。广武登临无限意,愁看直北旧山川。

()

君不见汉殿丹青未漫灭,马上琵琶向谁说。
又不见华清舞破霓裳衣,凌波竟堕嵬山血。
从来艳色多累身,妾貌虽丑心自悦。

()
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
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
霜落芦可杀,水归湖渐洲。
遵鸿岁栖集,振鹭日优游。
邬子兵巡徼,豫章吴地头。
兹生凡几过,时序古囊收。
()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

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

九市通衢万柳青,柳边车骑雾冥冥。浙江水袅罗衣带,天目山开绀画屏。

游女竞誇新服玩,遗民犹诧小朝廷。白衣太史徒多感,祇拟重增山水经。

()

朱栏映晚树,金魄落秋池。还似钱唐夜,西楼月出时。

()
行役渠怜我,生涯我羡渠。
太平今有象,随寓即吾庐。
()

秋夜长,殊未央。秋灯向壁掩洞房,天汉东西月色光。

啼蛄吊月钩栏下,寒衣未寄莫飞霜。

()
老去情怀酒味中。
水边林下古人风。
岁云暮矣江空晚,谁识儋州秃鬓翁。
人易远,语难工。
()

夙有岩中约,今晨得得来。幽窗六人坐,清思一时开。

雪下宜看竹,天寒未见梅。人生良会少,莫惜共持杯。

()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旧浦满来移渡口,

垂杨深处有人家。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
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
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
()

相携万里道,冰雪两年同。灯火伤今别,舟航忆去踪。

春添芹面绿,秋水桂枝红。得意青云步,狂夫兴转浓。

()
门外数峰围绕。
帖石路儿弯小。
花老不禁风,委地乱红多少。
人悄。
()

浅滩还离寸胶前,稍稍频催上水牵。偶到人家多处夜,远随明月各湾船。

客非逆旅愁难到,鼓合邻灯醉不眠。向晓听鸡还乱发,欲将行止问河烟。

()

溪近龙居里,方侯旧筑亭。人兼元佑杰,地并鉴湖灵。

佳丽青山足,文华彩凤翎。沈情钟雨露,骧首奋雷霆。

()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
案牍乍抛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
()

方沼涵天云淡淡,长林筛日地深深。九仙山照青烟洞,先向堂中洗此心。

()
破晓凭鞍野兴浓,鹭飞先我过村东。
绿鍼细细稻浮水,绛雪纷纷花舞风。
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谁知老子裴回意,绝爱山横淡霭中。
()

南国有君子,阴阳家者流。下帘白日晏,沽酒玉林秋。

欲去问八字,知余老一丘。谭天对豪杰,蹑屩入神州。

()

惯伴山僧汲涧泉,懒随年少梦游仙。
风流输与贤兄弟,朱阁临风教李娟。

()
夜来霜拂帘旌,淡云丽日开清晓。
香貌金暖,冰壶玉嫩,佳辰寒早。
橘绿橙黄,袖红裙翠,一堂欢笑。
正梅妃月姊,雪肌粉面,争妆点、潇湘好。
()

夕阳香径逐东风,瘦策轻扶数落红。信步偶随流水去,不知身到白云中。

()

赐环消息日边来,共贺清朝得俊才。昨晚一天时雨霁,太微光彩射三台。

()
弘一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
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
谁道销魂,心意无凭据。
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

无朝无暮雨常屯,明灭难分远近村。潮汐往来渔艇小,欲寻春水觅桃源。

()
拈z2舐指不知休, ——李崿
欲炙侍立涎交流。
——颜真卿
过屠大嚼肯知羞, ——皎然
()

绿竹名清友,书斋植最宜。根深知旧壤,叶密带新枝。

寒暑时须易,冰霜操不移。影寒金琐碎,声振玉参差。

()

忆昨停骖便殿西,柳沟风软絮沾泥。一弯月子梨花上,冷浸香云伴鸟栖。

()
八阵图前凛古风,武侯英烈岂忽忽。
江流千载长呜咽,山插孤云亦蒨葱。
陡觉新春忘病思,喜陪高论自情钟。
曲刑前辈今能几,岁晚相期华发同。
()
放船鸣橹便秦吴,送别空烦长者车。
宿雾锁山常幂幂,断云将雨忽疏疏。
高城五岭花深处,短棹三江木落初。
赖得溪流通尺素,蒲根仍有一双鱼。
()
展墓归来春水服,桥头望月正如钩。
桥成未用问谁住,意远应同逐水流。
天外雁凫何足许,人间鹿豕可仝游。
须知□□□□□,莫说存耕知有秋。
()
长怀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
有心兴汉室,不意吒孤儿。
帝昔曾三顾,臣今表出师。
()
岁华头上不能惊,唯有交亲眼更明。
皓皓月常因坐看,深深酒不为愁倾。
苟於心上无先觉,却似人间小后生。
欲约何人为伴侣,江湖泛去一舟轻。
()

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

夕阳池上风烟好。一泓绿水千峰绕。坐听山童歌越调。

双声好。却怜俗耳知音少。

()
劝一杯。
复一杯。
短锸相随死便埋。
英雄安在哉。
()

素王开国道无臣,一榜春风放十人。莫羡榜头年十八,旧春过了有新春。

()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
粹公颇似庐山远,美酒还因我辈沽。
想得静看豪饮罢,一灯弥勒伴跏趺。
()

仲文曾作黑头公,辅弼明时播美风。治粟货泉流冀北,提刑奸迹屏胶东。

笑观桃李新恩遍,拜扫松楸老计终。西域故人增喜色,万全良策不谋同。

()
写就秋词雁景稀,背灯无语独眠迟。
画栏点滴芭蕉雨,一夜将愁向阿谁。
()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天地犹惊否,阴阳始遇蒙。

存贞期历试,佐贰伫昭融。多谢时康理,良惭实赖功。

()

梁汉起天中,形连百二雄。
万山争地立,一路与云通。
树杪过人影,崖头啸虎风。

()

我昔骋逸辔,艺苑穷遨游。济济集时彦,高谈极殷周。

质文相炳焕,探索入元幽。道漓秦汉际,真源失其流。

()

几载为郎共陆沉,东方千骑忽骎骎。尊前细雨江淮路,赋里浮云海岱心。

陈臬君犹工握管,望乡吾已学抽簪。秋鸿傥念离群客,家在朱明洞更深。

()
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
点破潇洒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
皓鹤相从我,衰颜每为开。
忽闻渠翅折,频使我心摧。
本意俱仙去,那知偶祸来。
纵令医得活,无复见毡毸。
()

当年词笔擅灵光,白首青袍厌旧行。曳杖少游行下泽,吹篪仲举在长杨。

庭前玉树森兰桂,阙下琼花忆棣棠。笑指幔亭归路近,铁船高系白云乡。

()

平湖渺渺。一叶扁舟小。荡漾不须频举棹。观尽云山多少。问渠乐意如何。平生惯识烟波。载却月明归去,数声*乃清歌。

()

鸿池绿水傍东都,清籞花枝绝代无。酤酒天津宁论价,朝来山鸟劝提壶。

()
七个圈儿为岁数,年年用墨糊涂。
一圈又剩半圈馀。
看看云蔽月,三际等空虚。
纵使古稀真个得,後来争免呜呼。
()

明良赓歌基,猗那奏鼓始。清庙殊雍雍,赤舄固几几。

岂惟缁衣贤,政以朱襮美。原鸰兄弟急,河鲂父母迩。

()

江令宅边萧帝寺,桃花曾借客温存。湘罗袄上经年酒,错被人疑作泪痕。

()
骥子局且鸣。
铁阵与云平。
汉家嫖姚将。
驰突匈奴庭。
()

玉勒朱旗清晏时,茅堂石径一委蛇。孝思自溯丰岐业,睿赏长留典诰词。

华岱仰闻称伟俊,沧溟应待眺瑰奇。松声泉韵如相语,宝字天文乞勒碑。

()
诗家依阙下,野景似山中。
兰菊俱含露,杉梧为奏风。
破门韦曲对,浅岸御沟通。
莫叹连年屈,君须遇至公。
()

时日胡不丧,予及汝偕亡。哀哉不聊生,举世徒慨慷。

斯民未悔祸,负汝肝与肠。昊天岂能救,两败谁降祥。

()

元日东风花气香,即看蝴蝶过茅堂。山含碧雾霏霏色,时隔丹霞闪闪光。

楚水旌旗收战略,汉廷诛赏布王纲。何时柏酒开春瓮,醉舞斑衣白发傍。

()

老死儒生习未除,残膏分得燎原馀。

一枝冷焰摇清夜,要读生前未了书。

()

铢衣摇曳紫烟新,笑指桃花又一春。子是玉皇香案吏,身为金母贝宫人。

书传南岳云中鹤,脯擘西垠野外鳞。曾共麻姑话沧海,扳舆先避洛阳尘。

()
香云之山瞰平楚,松篁路穷得僧宇。
明窗深室皆严靓,白菊红蕖相媚妩。
它日欲来坐忙迫,此行忽忽宁得所。
蒲团憩定饭秋蔬,衣袂黄尘尚如许。
()

能棋好饮一道士,醉墨狂吟二谪仙。
道士不闻乘白鹤,谪仙今已揜黄泉。
古来豪杰皆如此,谁拂尘埃为惘然。

()

雨雪连朝意未休,支筇难步最高楼。
梅花不识春风面,野水相平古渡头。
船上看山无屋碍,尘中阅世似沤浮。

()
千山拥翠屏,一水萦罗带。
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
啼鸟一声闲,唤起情无奈。
()
岭南咫尺莫如虔,和暖严寒别有天。
一夜诗魂清到骨,晓霜封却钓鱼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