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望春

天津桥望春朗读

译文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简称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是洛阳名胜之一。
风丝:微风。斜:韵脚念xiá。
翠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宫莺(yīng):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高宗常居此听政。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692

天津桥望春创作背景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124-1125

赏析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荡。这美好的自然春光,不减当年,自然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非昔比。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落,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自然是心潮起伏,感叹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淡泊。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岁岁春天重临,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凄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诉说的深沉感叹,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中精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124-1125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雍陶朗读
()

猜你喜欢

()

落梅树下携酒卮,便与东风预作期。从今日日觅花饮,直到荼蘼开尽时。

()

陇上清晨得纵眸,停车聊自释幽忧。乱峰出没争初日,残雪高低带数州。

回首会成沉陆叹,收身行作入山谋。渡河登岱增萧瑟,莫信时人说壮游。

()

西行无热客,一路傍寒流。风雨边关夕,江山落叶秋。

斜阳馀战垒,野渡舣渔舟。此日田家乐,劳生得四休。

()

锦裀方窄簇花毬,羯鼓琼台七宝钩。共按升平新制曲,不同箫索打梁州。

()

饯别森多士,斯文总一家。暂时辞故旧,不日到京华。

夜雨都门酒,春风驿路花。莫为儿女态,临别重咨嗟。

()

珠幌春星和梦数。梦不分明,便上斑骓去。芳草何曾遮得住。

尊前便是天涯路。

()
雌雄在壳众雏分,养手当年纪渻君。
饱履雪霜方出距,浅含风雾未成文。
徐行肯与鹜争食,小立还如鹤在群。
待放一噜天下白,秦关下客敢论勋。
()
不管筇枝破绿苔,闲穿万竹上荒台。
幽花经雨自开落,啼鸟喜晴时去来。
河岸家家装彩舫,儿曹处处唱青梅。
谁知老子痴顽甚,看改新元十一回。
()

锦帆乍卸松滋雪,骄骢又穿吴树。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犹记别时情绪。

屏山暂阻,问珠屐筵前,几吟鹦鹉。笑撚梅花,翠帘不隔梦云路。

()
春风两眼合看花,今年却不在黄家。
世间岂无鱼羹饭,不似黄家能顿顿。
未应南楼复南楼,江湖添个新白头。
午夜横眠看星斗,玉柄摇摇似招手。
()

晚凉花积水,送秋老、越来溪。叹故苑沧波,汎天镜里,曾见鸱夷。

凄凄。黄昏未了,渐歌阑人似水东西。自有暗香随袖,残红为惜新题。

()

山阴兴尽晚船催,猿鹤欢迎入翠微。
为信在山名远志,便令满箧寄当归。
一床独设空诸有,三径就荒知昨非。

()

已师杖奇竹,坐亦不去手。
循摩莹且腻,瘦骨何蚴蟉。
丛枝抱奇节,两两相对走。

()
凝碧池头弦管声,秋槐落叶若为情。
王维空咏朝天句,谁似当年雷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