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独去苍梧野,红袖同沈楚水濆。休把兰汤招怨魄,空留竹泪忆明君。
风前有恨啼湘瑟,天外无言拟峡云。不比石城双姊妹,帝家釐降有遗文。
湘夫人祠。宋代。胡宿。翠华独去苍梧野,红袖同沈楚水濆。休把兰汤招怨魄,空留竹泪忆明君。风前有恨啼湘瑟,天外无言拟峡云。不比石城双姊妹,帝家釐降有遗文。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胡宿。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忆汉月。清代。屈大均。白碧红绯相向。春在瓶中娇养。枝枝不必翠林旁,自有雨情烟状。佳人金屋少,空艳世、有谁幽赏。一根一叶已倾城,迎尔那辞兰桨。
自用台字韵一首。宋代。刘克庄。脱了荷衣事将台,羁留又见岭梅开。诗因癸水辰山作,讼自雷州电县来。架上书从人借读,墙边竹是俸移栽。小窗睡起无情味,闲听饥禽啄砌苔。
题离薋园画卷。清代。毛序。在昔嘉隆际,承平事粉饰。海内主文盟,王李两词伯。小美复继之,火攻势颇急。何人秉国成,烈焰正熏炙。盈室惟菉葹,兰茝遭掊击。骇机罹家难,归来避毒螫。园裁五亩余,环舍清流激。绘作《辋川图》,惨澹见笔墨。卷轴牛腰粗,纵横满篇什。迩来百余年,齿颊尚啧啧。张公黄门后,高爽世无敌。买断谢家山,犹存到公石。画图已散落,弃置等瓦砾。公独购之归,绨锦加閟惜。东风初解冻,春溪漾深碧。来继斜川游,酒酣话畴昔。晴窗展绢素,香古色微黑。风亭暨月榭,指示仍历历。醉眼重摩挲,瞪视三叹息。古人构名园,经营费金帛。凿池引潺湲,累石肖屴崱。一旦高台倾,荒废委丛棘。宁仅李与牛,后世供笑哑。兹园幸无恙,复作高人宅。桥边驻巾车,竹下岸冠帻。岂繄主人贤,亦恐无此客。后日傥重来,梅梢应放白。
夜话赠华师。宋代。陆游。少喜洛阳侠,今成衡岳僧。深培地炉火,明照佛龛灯。衰鬓晨霜白,禅心古涧澄。犹能遍参在,为我买行縢。
九日四首。宋代。李石。昔人卧听门前酒,我亦坐看篱下花。不是雨多门自掩,情知岁恶酒难赊。
琴调相思引(临别余干席上作)。宋代。赵彦端。拂拂轻阴雨麹尘。小庭深幕堕娇云。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观潮。宋代。陈景元。一线从空下,翻飞十万寻。地非句践业,潮见伍胥心。草木无今古,蛟龙变浅深。此时隔江女,犹善作吴音。
和闾丘莘叟。宋代。吴芾。此时狂敌合灰飞,致我天王下紫微。士马生风增锐气,旌旗蔽日耀皇威。愧无一策裨黄屋,滥逐千官扈赭衣。智略如君宜有用,周行指日看来归。
酬元伟过洛阳夜燕。唐代。韦应物。三载寄关东,所欢皆远违。思怀方耿耿,忽得观容辉。亲燕在良夜,欢携辟中闱。问我犹杜门,不能奋高飞。明灯照四隅,炎炭正可依。清觞虽云酌,所愧乏珍肥。晨装复当行,寥落星已稀。何以慰心曲,伫子西还归。
与素芳女弟子论诗。清代。多敏。何必论唐宋,诗原写性灵。遣怀明似月,落管灿于星。语夺千山绿,思灯一水青。只今谁作者,空缅旧仪型。
同信守赵诚司封会灵山亭。宋代。赵抃。寺亭高绝面灵山,迤逦群峰不可攀。登赏谁知贤者乐,狱扉空冷讼筒閒。
早发。唐代。于濆。绿野含曙光,东北云如茜。栖鸦林际起,落月水中见。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流苏帐里人,犹在阳台畔。
迁居。宋代。洪炎。从宦三十载,故山凡几归。昔归尚有屋,再归已倾攲。今归但乔木,竹落荆薪扉。上为鹳鸟都,下为鸡犬栖。相彼东北隅,三亩以为基。积块与运甓,实洼而培庳。成兹道傍舍,空我橐中赀。堂室敢即安,牖户适所宜。嘉树三四株,当窗发华滋。馨香入怀袖,似与迁徙期。我今六十老,岂不知前非。咨谋愚见拾,就列筋力微。窃食奉祠禄,永负伐檀诗。松楸幸在望,邻曲不见遗。葛巾随里社,庶以保期颐。
如梦令 其一。唐代。白居易。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范伯刚为予作翠屏别墅图因赋云林茅屋歌。明代。蓝仁。我昔结屋依云林,开窗正对浮云岑。山花烂漫散春色,崖木惨淡垂秋阴。篮舆欲往空费力,十步五步还坐息。日斜又向茅屋归,惆怅三年登未得。范宽生纸写作图,中堂忽见遥峰孤。白云黄雾自舒卷,湿翠晴岚时有无。半空石壁悬飞瀑,下有良田艺桑竹。买牛春雨早归耕,莫遣儿孙忘乡曲。
李粹伯命赋枕流已读佳篇不容着语戏书二伽陀。宋代。曾协。六尺玲珑日日开,个中那解着纤埃。主人无耳谁求洗,试问声从何处来。
广川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秋风一夕霣庭萱,无复春归寿母门。修墓已将徵在合,渡江犹喜伯仁存。早为举案齐眉妇,晚见扶床坐膝孙。全福了无毫发恨,始知阴德自平反。
禅人写真请赞 其十一。宋代。释昙华。身心一如,身外无馀。不愿成佛,亦非凡夫。甘作上牢漆桶,无心计较锱铢。万古银山铁壁,更没者也之乎。是则活埋老僧,不是则打杀昙慧。暗透两重牢关,烈焰不藏蚊蚋。
送以照上人。宋代。饶节。三年坐夏饱湖山,梦绕江南身未还。一见道人知妙质,暂闻乡语破衰颜。朱轮华毂何曾乏,白拂长藤自不闲。特立如师世无几,为君出户立潺湲。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 其一。宋代。张栻。历数勋贤后,如君到眼希。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料理小荷池。宋代。杨万里。侧塞浮荷更泛苔,为芟数路水痕开。鱼儿便喜新开港,绕去绕来千百回。
题夏士文园亭。元代。贝琼。窗户青红竹里开,竹深无地著尘埃。山移阆花千峰出,水接银河一道回。酿酒每留宾客醉,赋诗重许老夫来。暖风迟日春如海,随意何妨坐绿苔。
春柳十咏 其三 灞岸柳。清代。敦敏。相看无语倍魂销,踠地轻翻斗舞腰。又送行人新作郡,空怜板渚旧垂条。晓风残月笼征袖,翠色晴烟绾画桥。莫唱骊歌频折赠,年年风雨最无聊。
偶题八首 其七。明代。苏仲。得莫欣欣失莫悲,虫肝鼠臂亦何辞。格天事业不足侈,一片浮云过眼飞。
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唐代。杜甫。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读史 其四 赵普。明代。岳正。两主开基失早图,判官作宰太模糊。鲁论本是兴王业,只恐胸中一字无。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宋代。姜夔。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三生定自陆天随,又向顺松作客归。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片衣。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醉桃源。宋代。晁端礼。又是青春将暮。望极桃溪归路。洞户悄无人,空锁一庭红雨。凝伫。凝伫。人面不知何处。
倦倦林中鸟二章 其一。明代。孙一元。倦倦林中鸟,羽毛随所依。风霜太酸苦,肯念身不肥。
喜晴。宋代。杨公远。厌听滴檐声,风回喜乍晴。润添新柳重,瘦损落花轻。山翠云初敛,溪浑水渐清。野人无别事,杖策又郊行。
眼儿媚 西兴候潮。清代。顾贞观。万壑千岩一空囊。还复涉钱塘。何人坐拥,楼船鼓角,粉队戎装。回看灭没鼍江气,独立转苍茫。西陵渡口,潮头如雪,卷尽兴亡。
晓渡孤山 其二。元代。李裕。峰峦崒嵂水潺湲,绿树重重路几湾。想有山僧住山顶,时闻钟磬白云间。
乌鹊吟。宋代。姚勉。鹊噪人所怜,乌啼人所唾。谓鹊能报喜,谓乌常送祸。乌啼鹊噪何心然,孰为此者皆其天。预言祸至使人避,比鹊以乌乌更贤。欲忠于人反嗔己,喜谀恶直常如此。君不见九龄去国林甫相,崇侯得君比干死。
次周和州韵 其一。宋代。释居简。绿水绕园庐,花无一日虚。柳桥闲研席,竹屿小篮舆。恶草防滋蔓,新篁戒剪梳。不堪奇字累,酬接费分疏。
寒食山中。明代。韩上桂。雨久苔逾滑,春寒云不开。荒丘一以闭,宿草有馀哀。屐泞缘贪柳,巾沾为折梅。榆烟断新火,叹息未然灰。
观上虞谢进士读书山房图。明代。欧大任。东山君早出,人忆著书年。竹牖飘晴叶,松门起夕烟。经声秋瀑下,笔札白云边。久系苍生望,深知谢傅贤。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与元微之书。唐代。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题李十八知常轩。宋代。黄庭坚。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雨后告春亭饭客亭下荷花皆为酿家入曲久雨颓。宋代。朱翌。半夜檐声挟北风,平明贺雨走诸翁。山人起向水亭坐,野膳不求行帐丰。曲蘖有得莲不死,藩篱无阙竹成功。闲中自有闲生理,促办牛衣戴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