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鉴赏

原文

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
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
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
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
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
坐待春风至,飞英覆空屋。

赏析

《榆》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在汴堤上行走时对榆树的感受,以及在幽囚之中再次见到榆树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榆树茂盛的绿叶让我感到厌倦,我走在汴堤上。千株榆树也无法填满一亩土地,它们被一束束砍伐。之后我被囚禁在幽暗的地方,却再次看到了这棵树。它的树皮被虫蛀,秋雨中的病叶掩埋在墙角弯曲处。有人说霜雪的苦,但生命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我坐等春风的到来,飞舞的花瓣将覆盖空旷的房屋。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榆树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榆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它们虽然被砍伐和腐朽,却依然在秋雨中生长,展现着生命的力量。作者在行走汴堤时对榆树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寻常事物的审美疲劳,对平庸生活的不满。然而,当他被囚禁在幽暗之地时,再次见到榆树,他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与意义,并期待着春风的到来,带来新生和希望。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细微之物的观察,他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它呈现了苏轼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由和希望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词《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榆树在不同场景下的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由、希望的向往。它是一首优美而深邃的诗词,凝练地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