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句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字典

猪字的意思

读音zhū
拼音zhu
注音ㄓㄨ
部首犭部 异体字 𧳯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QTFJ 五行
部外笔画8 仓颉KHJKA 郑码QMBM 四角44260 电码3727 区位5477 笔顺编号35312132511
笔顺读写撇、弯钩、撇、横、竖、横、撇、竖、横折、横、横统一码732A - 44780
笔顺

英汉翻译

pig,hog,wild boar

基本解释

(名)哺乳动物;鼻和口都长;耳朵大;是人类大量饲养以供食用的一种家畜:~草|~场|~肝|~革|~倌|~獾|~圈|~栏|~肉|~舍|~蹄|~头|~崽。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猪只 ,组成猪科(Suidae)的各种哺乳动物的任一种,四肢短小,尾短,体毛稀疏,鼻面短凹或平直,耳大下垂或前挺,被毛较粗,有黑、白或黑白花等色,汁腺不发达,热时喜浸水散热;特指家养种的成员

猪,豕而三毛丛居者。从豕,者声。——《说文》。按,豕子也。

(2) 如:猪魈(猪怪;猪精);猪膀胱(又称“猪尿泡”、“猪胞”、“猪尿脬”、“猪脬”);小猪(又叫“猪牙子”、“猪仔”、“猪娃”、“猪娃子”);母猪(又叫“猪婆”、“猪婆子”、“猪娘”)

(3)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亥” 。如:属猪的;猪年(俗称十二生肖之一猪所代表的年份,即亥年)

动词

通“潴”。水积聚

大野既猪。——《书·禹贡》

偃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以猪畜水。——《周礼·地官·稻人》

康熙字典

猪【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俗豬字。(豬)《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著平聲。《說文》豕而三毛叢居者。《爾雅·釋獸》豕子豬。《註》今亦曰彘,江東呼豨,皆通名。《揚子·方言》吳揚之閒謂之豬子。《埤雅》豬性而率。《揚子·太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山豬,卽豪豬也。詳前豪字註。

嶺南有嬾婦豬。《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貓豬。《楊愼·丹鉛錄》毛犀卽彖也。善知吉凶,古人呼爲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石豬。《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爲石。

官名。《魏志·東夷傳》夫餘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草名。《博雅》伏豬,木禾也。

藥名。《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互詳前豕豨二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湫名。《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州名。《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廣韻》豬口,地名。亦作䐗。《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閔公承傳》作䐗口。

《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書·禹貢》大野旣豬。《孔傳》大野,澤名。水所停曰豬。《蔡傳》水蓄而復流者,謂之豬。《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註》下濕之地。

孟豬,澤名。通作諸。《書·禹貢》被孟豬。《蔡傳》地志,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字彙補》照迦切,音遮。《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干寶讀。《廣韻》俗作猪。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豬【卷九】【豕部】

豕而三毛叢居者。从豕者聲。陟魚切

说文解字注

(豬)豕而三毛叢凥者。凥舊作居。今正。三毛叢凥、謂一孔生三毛也。說見蘇頌本艸圖經犀下。今之豕皆然。从豕。者聲。陟魚切。五部。

猪的方言汇集

◎ 粤语:zy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u1 [海陆丰腔] zhu1 [梅县腔] zhu1 [台湾四县腔] zu1 [东莞腔] zu1 [陆丰腔] zhu1 [宝安腔] z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