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
(1)(形)粗俗;低下:~俗(粗俗;庸俗)|卑~。
(2)(代)谦辞;旧时用于自称:~人|~意|~见。
(3)(动)〈书〉轻视;看不起:~视|~弃(看不起;厌恶)。
(4)(名)〈书〉边远的地方:边~。
(1) (形声。从邑,啚(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 同本义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 采邑;小邑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4) 又如: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5) 边邑;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7) 郊野;郊外
(8) 又如:鄙生(乡野儒生)
形容词
(1) 小;狭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清· 刘开《问说》
人贱物亦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金史·斜卯爱实传》
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韩非子·五蠹》
(6) 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7) 自称的谦词
鄙夫寡识。——张衡《东京赋》
(8) 又如: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1) 视为浅陋
孔子鄙其小器。——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鄙【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廣韻》方美切《集韻》《韻會》補美切《正韻》補委切,音比。《釋名》鄙,否也。小邑不能遠通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註》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在畿內者。
又《地官·遂人》掌造縣鄙形體之法,五酇爲鄙,五鄙爲縣。
又《廣韻》邊鄙也。《左傳·隱元年》太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註》鄙,鄭邊邑。
又《正韻》陋也,厭薄之也。《左傳·宣十四年》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老子·道德經》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又鄙與都對言,朴野也。《淮南子·詮言訓》夫始于都者,常大于鄙。
又鄙與仁對,言不通也。《前漢·董仲舒傳》或仁或鄙。
又嗇於財者曰鄙吝。俗作鄙、。
鄙【卷六】【邑部】
五酇爲鄙。从邑啚聲。兵美切
(鄙)五酇爲鄙。見遂人。五百家也。又周禮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畍曰都。鄙、所居也。按大司徒以邦國、都鄙對言。鄭注以邦之所居曰國、都之所居曰鄙對言。春秋經傳鄙字多訓爲邊者。葢周禮都鄙歫國五百里。在王畿之邊。故鄙可釋爲邊。又引伸爲輕薄之偁。而鄙夫字古作啚。冣目云俗儒啚夫翫其所習、可證也。今則鄙行而啚廢矣。从邑。啚聲。兵美切。古音在一部。故鄙否通叚用也。
◎ 粤语:p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3 [台湾四县腔] pi3 [沙头角腔] pi3 [东莞腔] pi3 [梅县腔] pi3 pe.3 [客语拼音字汇] pi3 [宝安腔] pi3 [客英字典] pi3
◎ 潮州话:p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