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到沙头

出自唐代张仲素的《春江曲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rì dào shā tóu,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
不如潮水信,每日到沙头
乘晓南湖去,参差叠浪横。
前洲在何处,霜里雁嘤嘤。
()
河岸:河岸hé’àn[riverside;river-bank]河流的边在河岸上水仅部分地被排掉
征人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潮水:(名)海洋中以及沿海地区的江河中受潮汐的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
参差:不一致,不整齐。
在何处

诗词:《春江曲二首》

家寄征河岸,
征人几岁游。
不如潮水信,
每日到沙头。

乘晓南湖去,
参差叠浪横。
前洲在何处,
霜里雁嘤嘤。

中文译文:
离家远游征河岸,
征人几岁已离故乡。
不及潮水忠实可信,
每日都到沙头迎接。

清晨乘船向南湖驶去,
波浪起伏不断横亘。
前方的洲岛在何处,
寒霜中雁儿哀鸣啼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春江曲二首》是唐代张仲素创作的作品。诗人以春江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远行的征人的思念之情和旅途中的艰辛。

首节描述了诗人将家书寄给征河岸上的人,探询他离乡多少年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

接下来的两句“不如潮水信,每日到沙头”描绘了潮水的准时可靠,寄托了诗人对征人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征人早日归来。

第二节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家乡,向南湖出发。波浪起伏,参差不齐,形象地描绘了航行中的波涛汹涌和旅途中的坎坷。诗人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描绘景物来间接表达情感。

最后两句“前洲在何处,霜里雁嘤嘤”描绘了远方洲岛的景象,寒霜中飞翔的雁儿凄凉的鸣叫声,这些形象烘托出诗人远行途中的孤寂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寄托,表现了诗人对征人的思念和对旅行的感慨。同时,通过景物的描绘,也传达了旅途中的辛酸和孤独,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体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张仲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