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喜还通。唐代。韩愈。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一名虽云就,片禄不足充。今者复何事,卑栖寄徐戎。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朝眠未能起,远怀方郁悰。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赠徐州族侄》是唐代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
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一名虽云就,片禄不足充。
今者复何事,卑栖寄徐戎。
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朝眠未能起,远怀方郁悰。
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
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
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
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诗意:
这首诗词是韩愈给他在徐州的族侄写的赠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轻时壮志满怀,积极向上的心情,但如今却身处逆境,生活贫困,名义虽然有官职,却无法维持生计。他感叹自己现在的境遇,不得不卑微地寄居在徐州。生活困顿,无处可去,每天早晨都起不来床,心情沉郁。有人敲门,他问那人是谁,对方回答说是他的族人。族人自称擅长奇术,能洞悉天地奥妙。诗人对过去的遗憾感到惋惜,但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期待能够在正确的时机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韩愈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一个士人在社会中的困顿和迷茫,同时也表达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对比,通过描绘萧条的门巷和寄居徐州的生活环境,突出了诗人的困境和无奈。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自身潜力的自信,显示出韩愈对自己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中发光发亮的信心与决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凸显了他对社会和自己的责任感,同时也折射出了唐代士人的处境和心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