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口传父口

出自唐代元稹的《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īng kǒu chuán fù kǒu,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
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口,莫问城坚不。
平城被虏围,汉劚城墙走。
因兹虏请和,虏往骑来多。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
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
塞下作出努力:(动)把力量尽力使出来:~赶上|~钻研|~学习。[近]尽力|发愤。[反]懈怠。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为您提供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
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口,莫问城坚不。
平城被虏围,汉劚城墙走。
因兹虏请和,虏往骑来多。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
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时期中国北方边塞地区的景象和战争环境。诗人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人们筑城的艰辛和对抗外敌的担忧。诗中反复出现的“塞下丁”指的是边塞的平民百姓,而“遮虏城”则是指为抵御外敌而修筑的城墙。

赏析:
《筑城曲五解》虽然没有华丽的修辞和优美的词藻,但通过平实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边塞城市中战争和修城的场景。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仗和颔联,使诗句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同时,这首诗词也表达了对战争和外敌侵略的无奈和忧虑,诗人试图通过诗歌寻求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即以修筑鸿胪寺来期待远离战乱,实现边塞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慷慨激昂的语言和平实的描写,展现了边塞战争环境下的百姓困境和诗人的忧虑,既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点,又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