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下昆仑

出自唐代李贺的《相和歌辞·日出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rì xià kūn lú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
奈何铄石,胡为销人。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
()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发光:发光fāguāng∶[从光源]发出亮光前灯发光∶放射光芒闪闪发光
葵藿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折折中央:(名)①中心的地方:水~。②政党、国家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党~。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不中:不中用;不行;不好。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译文:
白天在昆仑山下升起,发出如舒展的丝线一样的光芒。只照井菜的心,却不照游子的悲伤。蜿蜒的黄河之曲,太阳从中央升起。旸谷的耳朵曾听闻,但是没有树木的眼睛看见。可怜那闪光的石头,为何如此融化人心。射箭的羿,弯弓松开,却不能中心,足使得久久不能奔跑,难道让晨光和黄昏相交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日出的景象以及对人心的影响。诗人以唐代的文人身份观察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并对人心的脆弱与情感的无法遮掩表达了深深的感叹。

诗中通过描写太阳升起的场景,将太阳的光芒与顺滑的丝线相比,表达了它的美丽和光辉。然而,这美丽的景象只能照亮井菜的心,而不能照亮游子的悲伤。这里可以看到诗人对于人心的思考,太阳的光辉只能给予一部分人心灵慰藉。

接下来,诗人以黄河的蜿蜒曲线为象征,描绘了太阳从中央升起的场景。此时,旸谷已经听闻了太阳的光芒,但没有眼睛的树却无法观赏到这美景。这里通过树木的眼睛来比喻人眼,再度突显了人心的限制和局限。

最后,诗人以羿弯弓属矢的典故来表达对人心的无奈与困惑。诗人引用了羿射日的故事,暗示着人心往往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进而影响了人的行动。晨光和黄昏的相交,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心境的起伏和变化。

整首诗以唐代的典雅语言和艺术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矛盾与无奈的思考和感叹。诗人以深深的感情和虚无的思索,营造了一种抒发情感与思考生命意义的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