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分作两处生

出自唐代元稹的《侠客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ǎi bō fēn zuò liǎng chù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
九衢草草人面青,此客此心师海鲸。
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
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不识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
侠客:(名)旧指武艺高强,讲义气的人。
不怕死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不肯:不愿意,否定词。
姓名:(名)姓和名字。
窃贼夜行:夜行yèxíng∶夜间行走路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夜行人∶夜间航行或行驶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人面:人的脸面。
心师海鲸海波:海波hǎibō硫代硫酸钠,在摄影上作定影剂用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侠客行》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侠客不怕死,
只怕在事情未完成时身份曝光。
我并非小偷,夜间行走有何所惧,
白天公开杀了袁盎。
九衢上,人们匆匆走过,脸色苍白,
这位客人心境如海中的鲸鱼。
鲸鱼露出背脊横渡沧海,
海波因此分成两处。
分开海洋,减弱海的力量,
侠客有着自己的计划,
人们难以预料三尺铁蛇将延伸到哪两个国家。

诗意:
《侠客行》以侠客为主题,表达了侠客不畏死亡的精神,他们害怕的是在未完成的使命中身份暴露。诗中的侠客自称非小偷,夜间行动不惧怕,白天甚至公然杀害敌人。九衢中的人们匆匆而过,面色苍白,而侠客的内心却如同大海中的鲸鱼般深沉。鲸鱼横渡沧海露出背脊,海波因此分成两片。这种行为象征着侠客分海别洋、减弱敌人的力量。最后两句表达了侠客的计划,他们的行动常常出人意料,人们无法预料他们的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赏析:
《侠客行》通过描述侠客的形象和行动,展现了侠客的英勇、果敢和不拘常规的精神风貌。诗中的侠客以身份隐藏,行动谨慎,善于利用时机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们不畏死亡,只忧虑事情未完成时身份暴露带来的影响。诗中的侠客形象高大威武,行动果断,象征着一种无畏无惧的英雄气概。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鲸鱼、海波等,将侠客的行动与大自然的力量相联系,凸显了侠客的威猛和决绝。

整首诗以平仄工整的律诗形式呈现,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侠客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侠客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给人以激励和启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侠客为主题,通过描绘侠客的形象和行动,表达了侠客不畏死亡、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凸显了侠客独特的个性和使命感。这首诗在唐代诗词中独树一帜,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气息,赋予了侠客形象一种神秘而高尚的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