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心绪尚贪书

出自宋代王洋的《和寄钱稷臣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qíng xīn xù shàng tān sh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澹泊因缘亦破除,风情心绪尚贪书
越山不作功名债,硬忍饥寒计不疏。
()
澹泊因缘:(名)①缘分;机缘。②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
破除:(动)打破并废除。[近]清除。
风情:(名)①有关风向、风力的情况。②情怀;意趣。③男女间爱慕的感情(多指女性,含贬义):卖弄~。④风土人情:异域~。⑤人的仪表举止:~万种。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说):~不宁。~乱如麻。
功名:(名)①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②功绩和名声。
饥寒:饥饿和寒冷:~交迫(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和寄钱稷臣二首》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澹泊因缘亦破除,
风情心绪尚贪书。
越山不作功名债,
硬忍饥寒计不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洋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才情的渴望。诗人认为,追求宁静生活的动机源自于对因缘的看透,而内心的情感与思绪则渴望着丰富的知识和书籍的滋养。王洋主张不为功名所累,不负债于世俗的名利之欲,他选择隐居于越山之间,不去追逐功名,而是坚忍忍受饥寒之苦,将心思专注于学问和文化的追求,并不懈地修炼自己。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王洋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推崇澹泊宁静的生活方式,不为功名富贵所动,而是追求内心的风情和心境的宁静。他认为,生活的意义不在于追逐世俗的名利,而是在于对因缘的洞察和心灵的安宁。通过选择隐居于越山之间,他减少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能够更加专注于学问修养,并忍受饥寒以求心境的提升。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自我修养、注重内心世界的风气,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儒家思想和士人的志趣。王洋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对于清心寡欲、追求内在修养的态度,并将其与追逐功名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他倡导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对于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示了王洋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人生思考的意味,给人以启迪和反思,引发读者对于个人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