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道舟移过别湾

出自宋代舒岳祥的《杨柳筏》,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dào zhōu yí guò bié wā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作此横舟古柳间,八风不动只如山。
夜来雨涨牂牁没,却道舟移过别湾
()
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不动:没有动作,一种安静的姿态。
如山

《杨柳筏》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古老的柳树丛中,我坐在横渡的小船上,
八方风不动,宛如山静谧。
夜晚来临,雨水涨满了牂牁河,
我却感觉船只移过了另一个湾口。

诗意:
《杨柳筏》描绘了作者在柳树丛中乘船旅行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船只在风静水平的环境中行进,以及夜晚雨水的涨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旅途中变化的观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感悟。首句以"横舟古柳间"描绘了作者乘船穿行于柳树丛中的情景,柳树的柔软与船只的横渡相互交融,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接着,通过描绘"八风不动只如山",作者表达了此时风平浪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以"夜来雨涨牂牁没"展示了夜晚来临时雨水的涨落,牂牁河水的涨落形成了船只移过湾口的错觉。这种错觉给人以旅途中变化无常的感觉,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互动。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旅途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共鸣。

《杨柳筏》以简约的笔触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人的情感体验,通过舒岳祥细腻的描写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同时也提醒人们在旅途中保持敏感的观察力,体察自然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舒岳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