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清代。佚名。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々。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翻译
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诗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做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注释
1.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2.卒瘅(cuìdàn):劳累多病。卒通“瘁”。
3.不然:不对。不合理。
4.犹:通“猷”,谋划。
5.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管管:任意放纵。
6.亶(dǎn):诚信。
7.大谏:郑重劝戒。
8.无然:不要这样。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
9.蹶:动乱。
10.泄(yì)泄:通“呭呭”,妄加议论。
11.辞:指政令。辑:调和。
12.洽:融洽,和睦。
13.怿:败坏。
14.莫:通“瘼”,疾苦。
15.及:与。同寮:同事。寮,同“僚”。
16.嚣(áo)嚣:同“聱聱”,不接受意见的样子。
17.维:是。服:用。
18.询:征求、请教。刍:草。荛(ráo):柴。此指樵夫。
19.谑谑:嬉笑的样子。
20.灌灌:款款,诚恳的样子。
21.蹻(jué)蹻:傲慢的样子。
22.匪:非,不要。耄:八十为耄。此指昏愦。
23.将:行,做。熇(hè)熇:火势炽烈的样子,此指一发而不可收拾。
24.懠(qí):愤怒。
25.夸毗:卑躬屈膝、谄媚曲从。毛传:“夸毗,体柔人也。”孔疏引李巡曰:“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尔雅》与蘧蒢、戚施同释,三者皆连绵字。
26.威仪:指君臣间的礼节。卒:尽。迷:混乱。
27.载:则。尸:祭祀时由人扮成的神尸,终祭不言。
28.殿屎(xī):毛传:“呻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殿,《说文》作念;屎,《说文》作吚。”
29.葵:通“揆”,猜测。
30.蔑:无。资:财产。
31.惠:施恩。师:此指民众。
32.牖:通“诱”,诱导。
33.埙(xūn):古陶制椭圆形吹奏乐器。篪(chí):古竹制管乐器。
34.璋、圭:朝廷用玉制礼器。
35.益(ài):通“隘”,阻碍。
36.辟:通“僻”,邪僻。
37.立辟(bì):制定法律。辟,法。
38.价:同“介”,善。维:是。藩:篱笆。
39.大师:大众。垣:墙。
40.大邦:指诸侯大国。屏:屏障。
41.大宗:指与周王同姓的宗族。翰:骨干,栋梁。
42.宗子:周王的嫡子。
43.戏豫:游戏娱乐。
44.渝:改变。
45.驰驱:指任意放纵。
46.昊天:上天。明:光明。
47.王(wǎng):通“往”。
48.游衍:游荡。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留别粤中诸子。明代。释今覞。江岸杨花已满林,片帆遥指古田阴。长途未习蛮溪语,别舫偏怜粤客吟。閒按水程寻古驿,静依沙渚数栖禽。浮生踪迹真如幻,不用骊歌百感深。
五十初度 其五。宋代。王松。历尽穷冬两鬓霜,醉看东海几生桑!英雄更有难收局,歌舞终无不散场!白发祗馀贫病在,朱门每为古今伤!知非伯玉吾真愧,成就高阳一酒狂。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西子湖边泛渺茫,一堤寒绿看垂杨。谁知业债难逃避,开眼堂堂入镬汤。
题朱仪中雨图。明代。李东阳。菰丛苍苍集烟渚,山头湿云半为雨。垂萝绕屋茅覆墙,石燕林鸠似相语。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黄泥道路白头浪,知是江南烟水乡。长安溽暑秋过半,雨湿书床尽糜烂。三年诗逋坐盈案,拂君画图为君叹。闭门觅句无人催,呼童卷送休徘徊。君看白石最深处,纸背犹湿青莓苔。
住店。清代。温权甫。穷途落宕几经秋,惭愧人前说壮游。酒幌飘来红日晚,鞭梢指处暮烟稠。冰生布被人如猬,风撼茅檐屋似舟。珍重行囊须仔细,莫嫌临去再回头。
浣溪沙(饯万大卿。前一夜有月,此日不得用乐作)。宋代。程大昌。物本无情人有情。百般禽咮百般声。有人闻鹊不闻莺。我盏通神君信否,酒才著盏月随生。大家吸月当箫笙。
吊盈盈三首。。王山。小巷朱桥花又春,洞房何事不归云。二年前过曾携手,今日重来忽见坟。香魄已飞天上去,凤箫犹似月中闻。纵然却入襄王梦,会向阳台忆使君。
赠四子二首。宋代。陈造。峨峨冰港仅通舟,策策霜风透重裘。良为予来真好事,小留君住得销忧。可无谭笑传觞处,剩有烟云洒笔头。保社相娱倚公等,暮年干禄判悠悠。
菊迟。明代。李梦阳。吾家数丛菊,节近未含姿。种日人同早,开时尔较迟。编篱护密叶,绕砌嗅寒枝。切恐重阳至,无钱足酒卮。
日出行/日出入行。唐代。李白。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处玄稽首,库使尊官,一别又过三年。渴仰之怀,路遥未及人专。辛酉孟秋仍热,遣来人、复去书传。询动静,知丰衍职任,不久将迁。他日功成厌世,效渊明乐道,闲伴林泉。自在无拘,笑吟洞外松前。养就真铅真汞,任时节、功了三千。朝元去,现真形,独步云轩。
神光灿。宋代。刘处玄。处玄稽首,库使尊官,一别又过三年。渴仰之怀,路遥未及人专。辛酉孟秋仍热,遣来人、复去书传。询动静,知丰衍职任,不久将迁。他日功成厌世,效渊明乐道,闲伴林泉。自在无拘,笑吟洞外松前。养就真铅真汞,任时节、功了三千。朝元去,现真形,独步云轩。
京寓有怀端己。明代。王彦泓。长夏知君断杂宾,旧吟兰水句清真。浇花晒药都幽事,索扇分笺几丽人。砚席月移蕉影乱,瓶笙风度茗香新。宁知贳酒长安客,下马旗亭一面尘。
雪夜郑太吉送慧山泉。明代。文徵明。有客遥分第二泉,分明身在慧山前。两年不挹松风面,百里初回雪夜船。青箬小壶冰共裹,寒灯新茗月同煎。洛阳空说曾驰传,未必缄来味尚全。
西江月。宋代。萧廷之。九曲江头逆浪,霎时卫过天心。昆仑顶上水澄澄。酝就琼浆自饮。便向此时采取,河车搬运无停。阴阳一炁自浮沈。锁闭玉关牢稳。
游鱼图。宋代。郑元祐。泼剌春波藻荇深,方池容得五湖心。砚坳更有神龙在,难邈商岩旱岁霖。
赠讲僧。明代。王恭。吾师能演法,往往落天花。谛听来何处,筌蹄付作家。三□翻贝叶,双树拂袈裟。早晚离言说,空潭有月华。
神山歌。宋代。陆游。吾闻海中五神山,其根戴以十五鳌。一朝六鳌被钓去,岱舆员峤沉洪涛。尚余三山岿然在,当时不没争秋毫。如何蓬莱又已浅,忽见平地生藜蒿。伏羲迨今几万岁,世事如火煎油膏。娶妻不敢待翁命,治水无暇怜儿号。避谗奔楚仅得免,历聘返鲁终不遭。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有口惟可饮醇醪,有手惟可持霜螯,勿令他人复笑汝,後有万世来滔滔。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唐代。司空曙。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
范氏族谱。明代。陈繗。水有源兮木有根,根源深固古今存。源深始信支流远,根固从知柯叶繁。柯叶繁华沾雨露,支流远大润乾坤。问渠氏族何由盛,水有源兮木有根。
梅花落。南北朝。江总。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可怜芬芳临玉台。朝攀晚折还复开。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共唱梅花落。满酌金巵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密处藏娇莺。桃李佳人欲相照。摘叶牵花来并笑。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横笛短箫凄复切。谁知柏梁声不绝。
送同年赵季成赴行在。宋代。王庭圭。系船杨柳晓莺边,冠盖如云欲塞川。闻道今开丞相府,昔年同是广寒仙。不须左右为公地,便恐吹嘘送上天。千载一时真庆遇,会看钧力转陶甄。
涉泗水。明代。钟芳。涉泗水兮瀰瀰,望崇岳兮圣之里。瞠予目兮四顾,心摇摇兮不获所至。车踣兮马仆,仆夫号兮憩中路。怅予怀兮曷酬,嗒长悲兮永休。斫孤桐兮孔良,弦独茧兮弹清商。金徽的兮按节,恍下上兮虞唐。世寥寥兮莫予揆,缅长吁兮何廷。檀卿杳兮子期死,愁黯黮兮抱以没齿。
渔家傲(对酒呈介甫)。宋代。张继先。草草开尊资一笑。微生病苦随缘了。友义交情如地厚。心相照。今人莫遣前人诮。灯火荧荧山悄悄。芝兰佳气松筠茂。得便盘桓尘世表。香初透。邻鸡且莫催清晓。
宴故英国公山亭即文皇帝赐第。明代。薛蕙。东第君王赐,西园宾客来。将军元好士,公子复怜才。玉袖花间出,金尊竹下开。还须明月上,莫畏夕阳催。
柳枝词。明代。谢五娘。近水千条拂画桡,六桥风雨正潇潇。枝枝叶叶皆离思,添得啼莺更寂寥。
时节虽同气候殊,不知堪荐寝园无。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
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蠙珠。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唐代。韩偓。时节虽同气候殊,不知堪荐寝园无。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蠙珠。金銮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朝霞洞 其一。宋代。员兴宗。欲落未落天疏星,东方作矣绛楼明。人间但眩长春洞,此地真如不夜城。
次韵姚道人。宋代。苏辙。道人偶许俗人知,法喜非妻解养儿。夜久金茎添沆瀣,室虚宝月映琉璃。远来醉侠匆匆返,近出诗仙句句奇。独怪区区践绳墨,相逢未省角巾欹。
九日登青山。唐代。朱湾。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