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付赵通判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赵通判请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 fù zhào tōng pà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谓汝是善人耶,嫉恶之太甚。
谓汝是恶人耶,好贤而乐善。
而於善恶两涂之间了无遗恨。
咦,好个自是汉,高谈无畔岸,成佛作祖且缓缓。
这一则公案,分付赵通判
()
善人:善人shànrén∶指普通百姓∶有道德的人;对人关怀、肯行善的人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水浒》
恶人:1.品质恶劣的人;心肠恶毒的人。2.丑陋的人。3.遇事不肯行方便而执意为难人的人。4.李相日执导,妻夫木聪、深津绘里主演的日本剧情片。
乐善善恶:善指顺理,恶指违理。
遗恨: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高谈公案:(名)①旧时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②指情节复杂的案件,泛指有纠纷的或离奇的事情:无头~|~小说。
分付:同‘吩咐’。

《赵通判请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释宗杲。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请问赵通判,
你是否是善良的人?
你是否对邪恶心存嫉妒?
请问赵通判,
你是否是恶人?
你是否喜欢贤良而乐于行善?
你对于善恶之间的界限,
是否毫无怨恨之情?
哎,多么了不起的汉子啊,
胸怀广阔,无边无岸。
他成为佛陀,成为祖师,
却从容不迫地行走于世间。
这个公案的故事,
交给了赵通判。

诗意:
《赵通判请赞》通过对赵通判的提问,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辩证关系。诗中表达了对于赵通判的赞叹,他既能嫉恶扬善,又能欣赏贤良美德,对于善与恶之间的界限,他没有任何怨恨之情。诗人通过赞扬赵通判的胸怀广阔和从容自若的态度,揭示了真正的智慧和修行在于能够超越对善恶的执着,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对待世间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对赵通判进行了提问,并通过对他的赞美,展现了他超凡的智慧和胸怀。诗中的疑问句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激起了对于善恶、贤良美德的思考。赵通判被赞扬为一个在道德和修行上具有卓越品质的人,他既能嫉恶扬善,又能欣赏美德,对于善恶的界限没有任何怨恨之情。诗人通过赞美赵通判的广博胸怀和从容自若的态度,表达了修行者应该超越对善恶的执着,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对待世间的一切。这种包容和超越的智慧是佛教思想中的重要主题,也是诗人对于人生智慧的思考和呼唤。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通过对赵通判的赞美,展示了一个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境界。诗词通过抽象的提问和具体的赞美,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引发了对于善恶和智慧的深入思考,寄托了对于人性的赞美和对于修行道路的探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