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威仪都不修。宋代。释宗杲。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稽首弥勒世尊,得与麽宽肠大肚。
《颂古六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三千威仪都不修,
八万细行全不顾。
只因闹市里等人,
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
纵归忘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
得与麽宽肠大肚。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释宗杲对自身身份境遇的思考与感慨。他并不在意世俗的仪态和琐碎的行为规范,因此被人称为“破落户”。他早已离开了喧嚣的尘世,不再追求名利,对回到俗世后的路已经忘却。最后,他虔诚地向弥勒世尊鞠躬,表达了对佛教教义中宽容大度的仰慕和敬意。
赏析:
《颂古六首》通过自嘲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诗中所言的“三千威仪”和“八万细行”指的是尘世中的繁琐礼节和规范,作者认为这些并非真正的修行之道。他不再追求世俗的认同和尊重,甚至被戏称为“破落户”,显示出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他离开了尘世的闹市,抛离了寺庙内院的束缚。他回归了尘世,却不再追忆曾经的来路,彰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尘世的冷漠。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表达。他虔诚地向弥勒世尊稽首,向佛陀表示敬意,并表达了对佛教教义中“宽肠大肚”的向往。这里的“宽肠大肚”意味着宽容、包容和慈悲的境界,是佛教中修行者应当追求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宽容慈悲之境的向往。它以简洁、自嘲的语言形式,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深度。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