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持国曼叔方叔送师直归马上同赋之什。宋代。梅尧臣。郊外桃李花,赤赤复白白。为君歌古曲,行子在南陌。众人各已归,春风送无迹。安知春风送,到处花当客。我病出独难,并请春风讁。此情无远近,千里不能隔。
《奉和持国曼叔方叔送师直归马上同赋之什》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郊外桃李花,赤赤复白白。
为君歌古曲,行子在南陌。
众人各已归,春风送无迹。
安知春风送,到处花当客。
我病出独难,并请春风讁。
此情无远近,千里不能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郊外盛开的桃花和李花。桃花的颜色是赤红的,而李花则是纯白的。诗人为了向朋友表达情意,为他唱起了古老的曲调,而他的朋友则在南陌上行走。当众人都已回归,春风却无迹可寻地送来花香。诗人感慨地说,谁能知道春风所送之物,到处都是花朵作为客人。诗人自述病中独自难忍,恳请春风为自己传话。他认为这样的情感无论远近,千里之遥也无法隔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情感的思索和表白。桃花和李花的描绘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而春风的无迹和花香的无处不在则体现了无形中传递情感的力量。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病痛,但他相信真挚的情感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整首诗语意简练,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贺新郎 箜篌曲为良佑所亲赋。金朝。元好问。赴节金钗促。爱弦间、冷冷细语,非琴非筑。别鹤离莺云千里,风雨孤猿夜哭。只雌蝶、雄蜂同宿。汀树诗成归舟远,认宫眉、隐隐春山绿。歌宛转,泪盈掬。吴儿越女皆冰玉。恨不及、徘徊星汉,流光相属。破镜何年清辉满,寂寞佳人空谷。人世事、寻常翻覆。入塞新声愁未了,更伤心、听得开元曲。呼羯鼓,醉红烛。
依韵答元卿。宋代。强至。手把君诗愧暗投,为论昔会觉难酬。巨杯既醉行无算,大句相鏖敌固求。别后溪山应故态,近来寤寐忆前游。致身不早真吾耻,犹喜清欢尚黑头。
春闺怨。唐代。李频。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用送成父弟韵送周明甫赴补。宋代。赵蕃。诏取咸知有定员,朋来争欲副招延。扬眉欲竞将谁与,见敌能轻孰子先。养志乡时惟负米,薄游今日暂求船。男儿富贵须勤苦,笑我区区但眼前。
上朝天坡。宋代。程公许。旧游幕府无余俸,载得云根几片归。爱此嵌崎苍玉质,剩判莎屩滑烟飞。
秋日杂诗二十首 其四。清代。孙元衡。北势到鸡笼,齐谐志怪同。瘴云凝自古,毒水澹于空。伏火从山鬼,惊涛驾海翁。舟回十二载,浮去弱洋东。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七十三。明代。邓云霄。柏殿兰台秋兴高,词臣侍宴赐挥毫。斜飞墨雾鸾笺湿,赋就何人得锦袍?
入桃花源 其二。明代。袁宏道。白头丫髻子,花里去如仙。鸟弄云霞栅,人耕芝术田。庚年看红蕊,生死在苍烟。认著炉香去,瞿童火尚然。
登琴台诗。南北朝。萧纲。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
春前一日还家。元代。方回。最险王干三岭路,加之雨滑马行迟。忽惊山客俱来迓,谁报家人已预知。饤果待斟分岁酒,剪蔬先赋立春诗。春闻六十犹痴谚,尚少一年焉不痴。
薄倖 山下与顾景行话旧三叠前韵。清代。陈维崧。风筝脱线。向水驿、山程绕遍。笑十载、求仙任侠,只有金丹难转。又那知、旧侣重逢,凄凉似阅秋风扇。论红绢前情,青衫少日,曾订厚盟深眷。且与作、开元话,声渐紧、四条弦慢。算年来尔我,行藏略似,交情直比春山远。酒槽珠溅。向当垆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惹他一笑,榴齿临风微绽。
郭文通画。明代。张弼。水气漫漫浸碧山,奇峰佳木有无间。小窗独坐穷周易,不见春风不出关。
子夜歌。清代。姚倩。添罢博山香,笑对银釭立。珍重并头花,劝郎莫轻剔。冷月出疏林,窥窗皎如雪。试取瑶琴弹,泠泠不成曲。冬夜抑何长,怕展衾如铁。独自倚薰笼,心碎铜壶滴。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其十四 亚、终献用《冲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五音饬奏,神既亿康。澹其容与,荐此嘉觞。有来显相,鋗玉锵锵。奉承若宥,罔不斋庄。
杨花。元代。王霖。才看飞雪杨花似,又见杨花似雪飞。总与白头相映发,可怜老眼只依稀。乱随行迹铺苔径,故傍吟身透薄帏。念汝无情尚漂泊,天涯羁宦几时归。
贺友人及第。唐代。李山甫。得水蛟龙失水鱼,此心相对两何如。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松桂也应情未改,萍蓬争奈迹还疏。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置小园寄留台张郎中诗三。宋代。宋庠。勤勤高意念林丘,新买溪园洛水头。千载圣贤方契会,恐君难作赤松游。
过子南旧居还坐新宅有怀一閒处士书示子南。明代。顾清。百年能几何,今我忽已老。重来旧游地,恻恻伤中抱。风光宛畴昔,但觉朋游少。原田看日辟,垣屋且增好。周览回堂序,流尘蔼芳草。佳儿瑶环秀,未食看已饱。诗囊及酒斝,还此坐倾倒。林光奄西驰,起视白日皎。深情念萝附,远意托鸿矫。勉旃期努力,慰此重泉杳。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宋代。包恢。江湖道四达,坎险横危机。一旦席上遇,惠大政岂非。
采菱曲十二章 其八。明代。胡应麟。焚香懒著鵔鸃冠,长日东君带笑看。好是绿窗明月夜,潜身行傍曲阑干。
分笔行。清代。屈大均。故人遗我湘江管,花纹斑驳琅玕满。五儿分取作真书,女仿曹娥花露盥。我日临池学擘窠,伯英弟子草书多。安得吴兴真紫颖,千枝挥洒换群鹅。
叙隐五首 其四。明代。卢楠。逸翮奋霄汉,高步蹑天关。褰衣在椒涂,长风吹海澜。琼树系游镳,瑶华代朝餐。恣情戏灵景,静啸谐鸣鸾。浮世信淆浊,焉能濡余翰。
山中有所思。清代。王喦。 零零夜雨渍愁根,触物伤离好断魂。莫怪杜鹃飞去尽,紫微花里有啼猿。
闻钦定阉党案出借钞未得。明代。纪坤。此局终当有,宁期在此时。丹书何用见,名姓世原知。
江行纪事二首 其一。唐代。席豫。飘飖任舟楫,回合傍江津。后浦情犹在,前山赏更新。树深烟幂幂,滩浅石磷磷。川路南行远,淹留惜此辰。
读戚公恕进卷。宋代。张耒。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人皆喜呶呶,子语不出口。巉然即之高,俗子竞嘲诟。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乃知谤之非,更觉所得厚。由来难小知,此固可大受,读书常辛勤,世务饱经构。琅琅满编文,一一可推究。俗儒昧事实,文字工彩绣。可观不可用,章甫冠土偶。子能独不然,浑朴谢雕镂。宁为目前玩,功见施设后。知心古所难,形兀实难售。嗟君听者寡,风雨但孤雊。又思理难常,功业亦邂逅。岂令匠石斤,常缩袖间手。无为扣角歌,且进满尊酎。但非遽可令,有所待而偶。干将伏黄土,气乃在牛斗。顾君久自安,蔽抑宁复又。
画菊 其二。明代。徐渭。经旬不食似蚕眠,更有何心问岁年。忽报街头糕五色,西风重九菊花天。
幽居。宋代。陆游。松陵甫里旧家风,晚节何妨号放翁。衰极睡魔殊有力,愁多酒圣欲无功。一编蠹简晴窗下,数卷疏篱落木中。退士所图惟一饱,诸公好为致年丰。
卮言 其一。清代。田延年。残月如垂钩,潜鳞罢游戏。新月如张弓,征鸿侧身避。蟾兔本无心,鱼雁胡多事。信从海上来,书自云中寄。拆书复见信,就中有深意。上言疑其形,下言畏其势。
送范守仲冶二首。宋代。刘克庄。放逐谙时态,惟侯意味长。醴为狂客设,羹许老人尝。南国留棠舍,西郊闭草堂。临岐先作恶,未可倚刚肠。
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宋代。苏籀。萧同叔子无令笑,绵上之推乃弃官。咸羡此堂称圣善,累从治剧劝平反。晨昏不怠谆谆诲,僮使皆沾洩欢。紫诏又当称大国,安舆五马叠荣观。
偶见官舍梅花作。宋代。刘翼。昼倚篮舆饯一杯,殷勤别语到帘帏。那知此夜成长往,书屋无人月掩扉。
王进士直夫僧房见招。明代。蔡羽。曈曈旭日照楼台,辇道今朝不动灰。玉树青葱回上苑,宫云轻薄拥蓬莱。麦秋战暑添筒布,樱笋笼香近酒杯。禅榻王阳频有约,不妨骑马踏苍苔。
点绛唇(咏春十首)。宋代。张抡。何处春来,惠风初自东郊至。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
江上偶见。明代。高启。阿姬不畏晚寒多,绿舫红衣柳下过。满浦秋衣已零落,如何犹唱采莲歌。
荒馆种竹率尔成咏聊寄一时之兴得十二绝句 其八。明代。区大相。近种墙东竹,时常借客看。长安无钓侣,不虑伐渔竿。
和同院梅花 其一。宋代。李正民。岁残万木冻如痴,聚窟飘香起玉肌。韵胜自依山谷里,肤清偏称月明时。且看雪后微微折,只怕风前细细吹。蓬岛瑶池空入梦,不将清兴属芳枝。
山居杂兴 其八。明代。徐熥。闭却重门竹影疏,日长閒叠架头书。放生不守空王戒,故蹴方鞋杀蠹鱼。
江陵送客归河北。唐代。杨衡。远客归故里,临路结裴回。山长水复阔,无因重此来。聊将歌一曲,送子手中杯。
鹧鸪天五首 其二。明代。宋琬。细雨浓烟彴略横,渔灯几点灭还明。山如好友初谋面,路似生人未识名。风力缓,布帆轻。舻声伊轧杂鸥声。画师纵有王摩诘,一片空濛写不成。
咏菊十首 其五 蜂房。明代。王立道。秋香初破蕊,游蜂日来往。还愁蝴蝶竞,结窠花枝上。
寻觉公因寄李二端司空十四曙。唐代。耿湋。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云回庐瀑雨,树落给园秋。为我谢宗许,尘中难久留。
惜分飞 其十 本意,庚寅夏作。清代。邹祗谟。执手榴屏权雪涕。此后更休相弃。鸿便须频寄。延平再合君牢记。短后征衫驱北蓟。指望珀盂春第。不道庐江吏。伯劳飞燕卿夫婿。
和乐天题真娘墓。唐代。刘禹锡。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送曹士弘四明丈亭巡检并呈前尚书翰林学士王。元代。方回。之子博古今,妙年着儒冠。顾肯易戎服,屑为游徼官。未喜弓力武,尚爱虀盐酸。紫面颊骨耸,赤心胆气完。得非真将种,终当拜汉坛。曰予俎豆学,素不梦粪棺。甬东富海物,槁鲜供烹餐。曰予岂嗜味,啖茹实所安。共惟伯厚父,三入专金銮。万古贮胸次,四溟涸毫端。今年七十五,两纪歌考槃。举世一景独,晚进再拜难。庶几因此行,抠衣趋门阑。幸不辞孺悲,昼夜勤仰鑽。列宿共辰极,众羽朝祥鸾。万物各从类,同心臭如兰。去去不可追,著鞭驶征鞍。我亦意欲往,惜哉步蹒跚。
仲冬之初家弟诚之自芹溪得红梅数枝作三诗以见意夜归枕上次韵简山中二三子 其三。宋代。段克己。梅格孤高只自知,耻随桃李斗新枝。天寒翠袖依修竹,却在橙黄橘绿时。
余应卿招饮。宋代。袁说友。东门郭外七桐里,知有宣州别驾家。再世从游心自喜,暂时觞咏语无哗。平田寒日行孤鹜,枯木凄风集乱鸦。酒圣诗狂休问我,淋漓颠倒任横斜。
夜宿尧城寒甚明日山中有薄雪马上赋二诗 其一。宋代。周紫芝。剪水飞花点翠峦,未教全放玉孱颜。分明六曲屏风样,和雪新描著色山。
寄酬卢侍御。唐代。姚合。诗新得意恣狂疏,挥手终朝力有馀。今到诗家浑手战,欲题名字倩人书。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清代。佚名。大德日生,阴阳寒暑。乐舞形容,干戚籥羽。一弛一张,退旅进旅。神安乐之,祉锡绵宇。
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明代。于鉴之。万事东流江上船,才名永负勒燕然。吹楼已任蛾眉适,旅榇空期马革还。气满挥戈遑驻日,心倾指囷溯驹年。人间别有男儿泪,欲共春潮挽逝川。¤
又病起送春。宋代。项安世。睡过珍林十日红,起看阳艳欲成空。有情尽付莺和蝶,无恨堪嗔雨与风。原隰望中青一色,栏干凭处意无穷。衰翁晚悟人间事,春去春来岁岁同。
送汤州判之官交阯。宋代。邓林。除书拜下九重天,驿骑驱驰路八千。山鬼笑予惟送客,乡人荣汝似登仙。鸟言日渐通华语,青草时来绝瘴烟。凋瘵疮瘢如未解,好推皇泽为浇湔。
复次前人绿萼梅韵。元代。叶颙。老免舂香细捣霜,更添蓝淀越风光。唤回庾岭春风梦,染出罗浮月夜芳。日暮冰魂啼翠袖,雪残玄鬓舞霓裳。近来姑射梳妆别,说与林逋合断肠。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宋代。刘克庄。孙以献公称祖,妻以康子谥夫。何必议郎博士,千秋万岁称呼。
寄华山司空图二首。唐代。虚中。门径放莎垂,往来投刺稀。有时开御札,特地挂朝衣。岳信僧传去,仙香鹤带归。他年二南化,无复更衰微。逍遥短褐成,一剑动精灵。白昼梦仙岛,清晨礼道经。黍苗侵野径,桑椹污闲庭。肯要为邻者,西南太华青。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书幽芳亭记。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