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识使杀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èi qíng shí shǐ shā,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香严透语渗漏,被语言缚杀。
石霜透情漏,被情识使杀
曹山透见渗漏,被见闻觉知或杀。
()
渗漏:渗漏shènlòu∶气体或液体通过孔隙流失很多溪流在某些地段因渗漏而失水∶侵蚀∶损耗
语言:(名)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汉~。
缚杀透情情识

诗词:《偈颂一百六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诗意和赏析: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以禅宗的觉悟和思考为基础,表达了一种对语言、情感和觉知的思考和领悟。

诗中提到了“香严透语渗漏”,意味着禅宗的境界超越了语言的束缚,直接透露出真实的意义。这句诗揭示了言语的局限性,认为言语往往无法准确表达深层的思想和感受,禅宗修行的目的是要超越言语的局限,直接触达真实的本质。

接着,诗中提到了“石霜透情漏”,意味着禅宗的领悟能够贯通情感的层面。禅修者通过觉察和体悟,超越了情感的表面,透过繁杂的情感迷雾,抵达了真实的情感本质。

最后,诗中提到了“曹山透见渗漏”,意味着禅宗的修行能够超越见闻和觉知的局限。禅修者通过观察和察觉,超越了表面的现象,渗透到事物的本质之中,超越了日常认知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语言、情感和觉知的思考,表达了禅宗修行的境界和目标。禅宗强调超越言语的局限,直接触达真实的本质;超越情感的表面,抵达真实的情感本质;超越见闻和觉知的局限,渗透到事物的本质之中。这种境界的达到需要修行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觉察,超越日常的认知和体验,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觉醒。这些思考和体悟被诗词所表达,以简练而深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引发对禅宗智慧的思考和领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