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松根有茯苓

出自宋代释智愚的《颂古一百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shì sōng gēn yǒu fú l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有问自知无答处,却将柏树当门庭。
摇风摆雨经年久,不似松根有茯苓
()
自知:1.自身知晓、明白。2.自然知晓。
柏树:是柏木属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2米;树皮淡褐灰色,小枝细长下垂,绿色,较老的小枝圆柱形,暗褐紫色,雄球花椭圆形或卵圆形,球果圆球形,种子宽倒卵状菱形或近圆形,熟时淡褐色,有光泽,花期3-5月,
门庭:(名)①门口和庭院:洒扫~|~若市。②指家庭或门第:改换~。
不似

《颂古一百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愚。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问自知无答处,
却将柏树当门庭。
摇风摆雨经年久,
不似松根有茯苓。

诗意:
这首诗中描述了一种自省和思考的境界。诗人在面临问题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答案,但他并不气馁,反而以柏树作为自己的门庭。柏树经受了风雨的摇摆已经很久了,但它没有像松树那样有茯苓这样的根茎。这里柏树和松树分别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特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谦卑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人意识到自己有很多问题无法回答,但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自怜自艾,而是以柏树作为自己的门庭。柏树是一种坚韧而不屈的树木,能够经受住风雨的考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定和勇敢。

与柏树相比,松树有茯苓,茯苓是一种中药材,象征着内在的修养和潜力。松树的根茎有茯苓,说明它具备更多的潜力和活力。诗人通过对柏树和松树的比较,暗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并不因此自卑,反而以柏树为榜样,努力追求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保持谦逊和勇敢,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