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宋代。袁说友。忠靖由来世不殊,昔年我亦见今謩。至今犹有家风在,却恨丘原起日无。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朱忠靖公对冯文简公的赠言的赞赏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忠靖由来世不殊,
昔年我亦见今謩。
至今犹有家风在,
却恨丘原起日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表达对朱忠靖公的赞赏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崇高评价。
首先,诗中提到忠靖公的忠诚品质是传承自前世的,说明忠诚不分时代,历经世事依然不变。这种忠诚的精神在作者自己的经历中也有所体会,因此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忠诚品质的共鸣。
其次,诗中提到自己曾亲眼目睹过朱忠靖公的言行,对他的忠诚品质有着深刻的印象。这种亲身经历给了作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使他对忠诚的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然后,诗中提到朱忠靖公的家风至今犹在,说明他不仅在个人行为上具有忠诚的品质,而且这种品质也扎根于他的家庭教育和家族传统中。这种家风的延续使作者对忠诚品质的价值更加肯定。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丘原起的遗憾之情。丘原起是一个历史人物,他在早期的历史中展现了忠诚和正直的品质,但在后来却逐渐被人们遗忘。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丘原起的敬意,并对他的忠诚精神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感到惋惜。
整首诗以对忠诚品质的赞赏和思考为主题,通过对朱忠靖公及其家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丘原起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直价值的肯定,并表达了对忠诚精神的高度敬佩。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赠别署县吕明府二首 其二。明代。陈国英。宦况似飞鸥,云天任息游。饮泉不易志,对月几登楼。鳄海迹初散,罗浮梦欲留。独怜诸父老,携酒立沙头。
梦海山壁间诗不能尽记以其意追补。宋代。陆游。海上乘云满袖风,醉扪星斗蹑虚空。要知壮观非尘世,半夜鲸波浴日红。
温泉宫礼见。唐代。钱起。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顺风求至道,侧席问遗贤。灵雪瑶墀降,晨霞彩仗悬。沧溟不让水,疵贱也朝天。
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五 西颢。明代。王世贞。西颢澄素,少皞司收。万实坚强,秀颖内遒。芃芃禾黍,登我场圃。既徵既狝,克诘外侮。敢假和仲,爰荐麻犬。神之庇之,柔迩能远。
次韵郭帅和杨使者张茶马溪庄诗。宋代。晁说之。才气雄豪夙会神,暂劳旌旆远荣身。使华灿烂高秦岭,笔阵纵横落渭滨。音出琼瑶疲讽诵,韬轻虎豹贵和亲。何妨戏作蜂腰句,要看时宜折上巾。
次姜秦祠和胡教授韵。宋代。释圆悟。晓谒崇祠雾霭深,行藏因识二贤心。榻前自有孤忠疏,林下谁赓招隐吟。寂寂精庐苍藓入,堂堂遗像暗尘侵。客中莫致生刍奠,聊汲山泉荐菊斟。
入京二首。宋代。陆文圭。觚稜栖雀五云深,此日江湖向嵌心。朽骨不堪重拂拭,涓人莫枉费黄金。
再会薛黄庭。宋代。白玉蟾。别来真梦耳,相对各潸然。一向於湖海,如今更市廛。知心能有几,顾影独兴怜。自欢吾衰矣,犹期子勉旃。
梅英飘雪,弱柳弄新绿。冷冷画桥流水,风静波如縠。长记扁舟共载,偶近旗亭宿。渺云横玉。鸳鸯枕上,听彻新翻数般曲。
此际魂清梦冷,绣被香芬馥。因念多感情怀,触处伤心目。自是今宵独寐,怎不添愁蹙。如今心足。风前月下,赖有斯人慰幽独。
六么令。宋代。蔡伸。梅英飘雪,弱柳弄新绿。冷冷画桥流水,风静波如縠。长记扁舟共载,偶近旗亭宿。渺云横玉。鸳鸯枕上,听彻新翻数般曲。此际魂清梦冷,绣被香芬馥。因念多感情怀,触处伤心目。自是今宵独寐,怎不添愁蹙。如今心足。风前月下,赖有斯人慰幽独。
贺新郎 中秋感怀再次前韵。清代。陈维崧。皓魄飞来矣。凤城边、打头惊看,一规凉水。今夜市楼欢笑满,尽道此生经几。只有个、人儿雪涕。便是月华圆不缺,到良宵、端正长如此。翻令我,泪如雨。酸歌讵到姮娥耳。转婵娟、漾人帘外,一晴千里。醉夺吴刚修月斧,腊尽金蟆兔子。更斫得、桂枝齐死。若使冰轮能解恨,照云鬟、但入重泉里。何必要,又东起。
泛舟至临江院。宋代。郭印。清江借篙师,津流不须问。行行镜中天,水鸟嗔人近。绝岸得危亭,一目千里尽。山川草木妍,造物无少吝。谁知天壤间,眇然一方寸。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王六,王建也)。唐代。韩愈。前夕虽十五,月长未满规。君来晤我时,风露渺无涯。浮云散白石,天宇开青池。孤质不自惮,中天为君施。玩玩夜遂久,亭亭曙将披。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惜无酒食乐,但用歌嘲为。
游圆通寺。宋代。马仲珍。一筇吾事足,身世付科头。渐长石间笋,半遮林杪楼。云飞山欲动,木落塔如浮。游客未归去,松阴人茗瓯。
星岩二十景 其二 沥湖渔棹。明代。刘克治。乱藻青榆散沥湖,清歌欸乃酒仍呼。渔人亦有观鱼乐,何必风尘叹食无。
偶书五首。唐代。司空图。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上谷何曾解有情,有情人自惜君行。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新店南原后夜程,黄河风浪信难平。渡头杨柳知人意,为惹官船莫放行。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 其十五 杯峰浮玉。明代。黎民表。菱叶荷花素锦铺,中流一点落星孤。扁舟曾逐玄真子,呼酒狂歌碧浪湖。
望上清山三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碧山新起赤霞宫,玉带真人晓御风。金检奏回天一笑,九霄来往鹤如虹。
赠人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山城重到转清幽,胜日闲寻旧钓游。定是沙鸥嫌俗驾,背人飞去不回头。
琴泉。宋代。释文珦。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
秋夜怀孟熙。明代。唐之淳。西风卷海作涛声,烛影檐花彻夜明。况有怀人心似雨,暗随秋点出江城。
和韵酬谭侄婿 其一。明代。霍与瑕。十年三见面,良会岂云疏。但念同离里,何当叹索居。卑尊分长幼,执礼诵诗书。羡尔家庭好,高标近斗虚。
湖南田舍为上虞沈庭圭题二首 其二。两汉。王褒。湖山护人家,烟火隔篱落。爱此湖田肥,生产愿自托。儿孙日长成,努力趁春作。驱牛耕远郊,牵犊锄近郭。农事喜及时,秋收聊可度。积穰登仓箱,馀粒饱鸟雀。村篘有浊醪,莫负邻翁约。笑尔东西人,谁识田家乐。
茶中杂咏。茶灶。唐代。皮日休。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十六夜同南庵翁游昭觉禅院醉笔漫书。明代。谢榛。客子来金界,王孙驻玉鞍。春通九衢夕,风闪万灯寒。改席钟声度,当杯月影团。明年旷颜色,胜景忆同看。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送天台陈庭学序。明代。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