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相是心。宋代。释正觉。了心非相,了相是心。皋禽梦寒琥珀树,海月光射珊瑚林。影摇风竹,响发秋碪。万像森罗俱演说,宝陀岩上有知音。
这首诗词是宋代禅宗高僧释正觉所作,《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禅人(禅僧)以及主写真(佛像)象征着佛教中的修行者和敬奉的对象。诗词表达了禅宗思想和禅修的境界。
诗词以对内心与外貌的颠倒思考开篇:“了心非相,了相是心。”这里的“心”指内心的真实本性,与外貌相对;“相”则指外在形象或表象,与内心相对。诗人表达了超越外貌的境界,强调内心的纯净与重要性。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运用寓言意象来表达禅修的境界。诗中提到了“皋禽梦寒琥珀树”,这是指一只鸟在梦中看到一棵琥珀树。这里的“皋禽”代表一切众生,而“琥珀树”则象征着佛法的真理。通过梦境的形式,诗人传达了禅修者在内心体验到佛法真理的境界。
诗词中还描绘了“海月光射珊瑚林”,这是一副美丽的景象。海月的光芒穿透珊瑚林,形成独特的景观。这里的描写可以理解为禅修者在深入内心的探索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光明和美丽,以及内外的和谐与共生。
随后,诗中出现了“影摇风竹,响发秋碪”,这些声音与影像的描写传达出禅修者在静心中所体验到的境界。风竹的摇曳声和秋碪的声响,都是在静寂中产生的,表现出禅修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内心声音的聆听。
最后两句诗:“万像森罗俱演说,宝陀岩上有知音”,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通过觉悟与领悟,能够见证万象的真实面目,体悟到万法一如,而且能够找到一个共鸣和理解自己的知音。
整首诗词以富有意象和隐喻的语言,传达了禅修者在内心探索中所体验到的境界。通过对内心与外貌的对换思考,用寓言意象绘画禅修的境界,表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对内心觉醒的追求。这首诗词具有禅宗特色,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