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罅莫我欺无孔之槌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诗句共9个字,诗句拼音为:fèng xià mò wǒ qī wú kǒng zhī chuí,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只者便是,非像非镜。
谁主谁宾,何偏何正。
缝罅莫我欺无孔之槌,锱铢莫我定无星之秤。
聊将拄杖搅沧溟,令彼鱼龙知水为命。
()
便是:即是,就是。即使;纵然。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只因为。正是。
非镜锱铢: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只者便是,非像非镜。
谁主谁宾,何偏何正。
缝罅莫我欺无孔之槌,
锱铢莫我定无星之秤。
聊将拄杖搅沧溟,
令彼鱼龙知水为命。

诗意: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些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于事物本质的探索和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表象的觉悟和智慧。诗中的表述模糊而深奥,让人们思考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一系列的对偶和对比手法,以强调事物的本质和平衡。诗中的"只者便是,非像非镜"表达了事物本质的纯粹性,超越了外在的形象和表象。"谁主谁宾,何偏何正"则提醒人们在相对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和和谐。"缝罅莫我欺无孔之槌,锱铢莫我定无星之秤"暗示了对待事物的公正和客观,不应受到片面的偏见和误判。

最后两句"聊将拄杖搅沧溟,令彼鱼龙知水为命"则通过对于拄杖搅动大海的比喻,表达了对于深层真理的追求和理解。诗人希望让世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使得鱼龙能够意识到水对于它们的重要性和命运。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和深远的思考,探索事物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思考。通过对于现象和真理的思辨,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