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锥无做作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古九十八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zhuī wú zuò zuò,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信地无闲处,知心用不非。
微尘佛国土,妙在一毫厘。
应当知是见,所说但随宜。
古锥无做作,谩把布毛吹。
()
信地,闲处,知心,微尘,国土,毫厘,应当,随宜,古锥,做作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信地无闲处,
知心用不非。
微尘佛国土,
妙在一毫厘。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古代智慧和纯净境界的赞美。作者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洞察力的追求。

诗中的“信地无闲处”,意味着真实的境地没有多余的杂念。它强调了一个人心灵的纯净和无所留恋的状态。在这个境地中,人们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知心用不非”,意味着真正的知识和智慧不会产生错误。它强调了正确的认知和明智的判断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正确的认知,才能找到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微尘佛国土,妙在一毫厘”,通过微尘和佛国土的对比,表达了微小的事物中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奇妙。它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细微之处来感受到宇宙的奥秘和真理。

“应当知是见,所说但随宜”,意味着我们应该明白所见即所得,言谈举止应该随机应变。这句诗表达了灵活应对事物变化和不断修正自己观点的重要性。

“古锥无做作,谩把布毛吹”,意味着古老的凿子没有人为的修饰,而某些人却虚夸自己的技艺。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虚伪和虚荣的批评,强调了真实和朴素的价值。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纯净和智慧的追求。它通过对古代智慧和当代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于真理的寻求。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敦促人们保持纯净的心灵和正确的认知,以求得真正的智慧和自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