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山远与深坑。宋代。释印肃。从来蹭蹬觉虚行,不辞山远与深坑。一担须弥难放下,爱观峰顶秀崚嶒。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从来蹭蹬觉虚行,
不辞山远与深坑。
一担须弥难放下,
爱观峰顶秀崚嶒。
诗意: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所写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人表达了对道路修行的思考和颂扬。诗中提到了一些隐喻和象征,以传达作者对修行道路的理解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修行者的心境和态度。诗人以"蹭蹬觉虚行"来形容修行的艰难和困惑。"蹭蹬"意味着艰辛的行进,"觉虚行"则表达了修行者对虚幻世界的觉悟和超越。诗人表示自己不畏惧山高和深坑,愿意勇往直前,不远避艰险。
诗中提到"一担须弥难放下",须弥是佛教中的一种巨大山岳,象征着尘世间的烦恼和执着。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诱惑的抵制和追求真理的决心,意味着要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解脱。
最后两句"爱观峰顶秀崚嶒"描绘了诗人对于高峰的追求和景色的赞美。峰顶的高秀景象象征着道路的终点和境界的高远,也代表了修行者追求至高境界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示了释印肃对修行道路的认知和追求。他表达了修行者不畏艰险,追求超越虚幻世界的决心,并赞美了高远的境界和峰顶之美。这首诗词在表达自我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思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