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圆光非异色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kē yuán guāng fēi yì sè,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大施门开无拥塞,何须远劫方修得。
只要无心直下休,一颗圆光非异色
()
何须:(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需要:详情我都知道了,~再说!
无心:(动)没有心思:~学习|~工作。②(副)不是故意的;无意:言者~,听者有意。[反]有心。
圆光异色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施门开无拥塞,
何须远劫方修得。
只要无心直下休,
一颗圆光非异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证道的精神和境界。它告诉我们,当我们心无杂念、纯粹无欲望地追求道的真理时,就能够达到通达无障的境地。只需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道的修行,就能够获得纯净无瑕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首句“大施门开无拥塞”意味着大道广阔无边,没有任何障碍。这里的“大施门”可以理解为道的门径或境界。接着的“何须远劫方修得”表明修行者无需通过艰难的劫难才能获得道的证悟。诗人强调只要心境纯净、无所执著,就能够直接而自然地领悟道的真理。

下两句“只要无心直下休,一颗圆光非异色”进一步强调了心无杂念的重要性。只有心无所系、无欲无求,才能够领悟到圆融无比的道的精神。诗中的“一颗圆光非异色”表达了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境界,不受外在万象的干扰,达到了真实、纯净、无比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追求道的修行者应有的心境和境界。它鼓励人们抛弃执著和杂念,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以追求真理和智慧。这种修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对于后世的修行者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