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阶下鸣

出自宋代释文珦的《天竺中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ù zhī jiē xià m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白露变气候,促织阶下鸣
切切鸣不已,倦客心自惊。
中夜揽衣起,星疏松月明。
念彼同怀人,迢迢隔山城。
此身无羽翼,不得东南征。
聊作相思吟,寄此千里情。
()
气候:(名)①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近]天气。②比喻动向或情势:政治~。③比喻结果或成就:几个人瞎闹腾,成不了~。
促织:蟋蟀的别名。参见「蟋蟀」条。
切切:1.情意真诚恳切。2.深切的。3.十分忧怨哀伤。4.怀念、思念。5.状声词:(1)​形容声音悲切。(2)​形容声音细小。6.告诫、叮咛的语辞。多用在公文末尾。
倦客疏松:①使不紧密。②(土壤、骨质等)不紧密的;松散。
月明迢迢:1.形容遥远。也作“迢递”2.漫长;长久。3.高耸的样子。
隔山:隔山géshān指同父异母所生子女之间的关系隔山兄弟。
羽翼:(名)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现多用于贬义)。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天竺中夜》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露变气候,促织阶下鸣。
切切鸣不已,倦客心自惊。
中夜揽衣起,星疏松月明。
念彼同怀人,迢迢隔山城。
此身无羽翼,不得东南征。
聊作相思吟,寄此千里情。

诗意:
《天竺中夜》描绘了一个倦游客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在天竺(古印度)的夜晚,白露的降临预示着气候的变化,蝉在织阶下鸣唱,声音不断回荡。这样的声音让倦游的客人心中产生惊动。在深夜里,他起身拢衣,看到星星稀疏,明亮的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洒下来。他思念着与他怀有相同思念的人,虽然相隔遥远,被群山所分隔。他无法展翅东飞,无法实现自己前往东南的征程。于是,他只能以吟咏的方式表达思念之情,将这份思念寄托于千里之外。

赏析:
《天竺中夜》以简洁明快的词句,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白露、蝉鸣和夜晚的景象,烘托出倦客内心的不安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星星和月亮增添了一丝温暖与明亮,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远离家园的遥远。最后,诗人以吟咏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远方同怀之人的思念和情感的寄托。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文字,成功地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展现出来。诗人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手法,将自己的心境与读者进行共鸣,让人感受到离乡背井的苦楚与思念之情。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情感,也增添了一丝浪漫和温情的色彩。

总的来说,《天竺中夜》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词句,将倦游客人的内心感受与读者进行了情感上的共鸣。这首诗词以其朴实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离乡背井的苦楚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勾勒出了一幅远离家园的旅途中的孤独与温情并存的画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释文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