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吾几间。宋代。释宝昙。太湖与雁荡,相去二千里。六月吾几间,风雨一弹指。
《画石菖蒲》是宋代释宝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离太湖和雁荡山两地相隔二千里之遥的地方,六月间的风雨瞬间流逝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太湖与雁荡,相去二千里。
六月吾几间,风雨一弹指。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身处两地相隔千里之遥的太湖和雁荡山的景象。诗人提到自己身处的地方是离这两个地方二千里远的地方,暗示了自己与这些美景的距离之遥远。然而,在六月的时候,风雨来临的速度却如同一指之间的瞬间,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流逝。
赏析:
《画石菖蒲》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景物与时光的对比,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时间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对性与瞬息万变的特点。太湖和雁荡山被描述为美丽的风景,而诗人所在的地方则被暗示为远离这些美景的地方。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
诗中的六月风雨一弹指,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这种描写给人一种深刻的感受,使人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和人生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将作者所处的时空环境与自然景色相结合,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又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和时间的短暂。这种对比使得诗词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引发读者深思。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