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亦清流临浊淤

出自宋代释宝昙的《送潘文叔兼简李文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ú yì qīng liú lín zhuó y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趁得官闲且载书,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
()
载书隔墙:隔墙géqiáng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碧树秋意:1.秋天萧条的景象。2.态度冷淡。
清流: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郑卫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晋左思《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宋苏轼《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瞿秋白《饿乡纪程》三:“环溪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陈羣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宋欧阳修《朋党论》:“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李大钊《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3.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中法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翁同龢为支柱。光绪帝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商邑之翼翼也。”
有种:1.谓世代相传。种,种类。2.指有后嗣,有后代。3.有志气;有骨气。
凿空:1.凿开通路。2.凭空穿凿。
道德:(名)一定社会阶段形成的通过舆论约束人们言行的准则和规范:~败坏|伦理~。
何如:1.如何,怎么样。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3.何似,比……怎么样。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5.犹何故。
寄声太虚:1.天空。2.空虚寂寞的境界。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号。4.谓宇宙。5.古代哲学概念。

《送潘文叔兼简李文授》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巧妙的表达,旨在表达对潘文叔和李文授的赞赏和送别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潘文叔兼简李文授

趁得官闲且载书,
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
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
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
璧月依然在太虚。

这首诗以潘文叔和李文授的离别为切入点,展现了作者对两位同道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诗词以“趁得官闲且载书”开始,表明潘文叔和李文授抽出宝贵的空闲时间,带着书籍准备离去。这种行为显示了他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的珍视。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与潘文叔隔墙相邻,时常相互呼唤,共同居住在僧院。这种邻里的亲近感传达了诗人对潘文叔的亲密友谊和对他学术成就的认可。

然后,诗中以“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潘文叔和李文授的品质与自然界的景象相结合。碧树象征着潘文叔的高洁品质,而清流则象征着李文授的清澈才情。这种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学者高尚品格和学术才华的赞美。

接下来,诗人提到潘文叔和李文授所代表的勋庸之道,并询问这种道德的凿空究竟达到何种境地。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勋庸之道的思考和对两位学者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对于道德真谛的探索和思索。

最后两句“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构成了整首诗的高潮。寄声楚观,意味着将心灵的声音寄托在楚国的山水之间,超越了现实的局限,追寻更高的境界。沧茫外的观瞻则象征了辽阔的天地,璧月依然在太虚,表示即使远离,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仍然坚定不移。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学者追求学术真理和境界的敬佩,同时也折射出自己对于精神世界的追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潘文叔和李文授的赞赏和送别之情,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于勋庸之道和理想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